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古诗
2024-6-24 10:21:44 文/石雅雯 图/常诗琪
赵威后问齐使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齐使曰:“岁亦无恙。民亦无恙。王亦无恙。”
威后曰:“王坐朝,问国中大事,日食不过三豆,请问何也?”
齐使不对。
威后曰:“吾闻之:‘使民以时,五谷不绝;劳民以闲,岁终有余。’今王之问国中大事,民力尽矣。请问何也?”
齐使曰:“臣无以对也。”
注释:
- 赵威后:赵国的太后。
- 齐使:齐国的使者。
- 岁亦无恙耶:年景还好吧?
- 民亦无恙耶:百姓还好吗?
- 王亦无恙耶:国君还好吗?
- 无恙:没有灾祸,安好。
- 坐朝:上朝处理政事。
- 日食不过三豆:每天吃饭不超过三豆(形容很少)。
- 使民以时:按时节使用百姓的劳力。
- 五谷不绝:粮食不断绝。
- 劳民以闲:让百姓在闲时劳作。
- 岁终有余:年终有余粮。
译文:
赵国的威后问齐国使者:“年景还好吧?百姓还好吗?国君还好吗?”
齐国使者回答:“年景好,百姓好,国君也好。”
威后问:“国君上朝处理政事,每天吃的饭不超过三豆,为什么呢?”
齐国使者无法回答。
威后说:“我听说:‘按时节使用百姓的劳力,粮食不断绝;让百姓在闲时劳作,年终有余粮。’现在国君处理国家大事,百姓的力气都用尽了,为什么呢?”
齐国使者说:“我没有办法回答。”
鉴赏:
《赵威后问齐使》通过威后与齐使的对话,揭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特别是对民力的合理使用和君主的勤政。
对话的意义:
威后在对话中首先关心的是年景、百姓和国君的安好,这体现了她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齐使的回答很简洁,表示年景好,百姓好,国君也好,这似乎是一个常规的外交回答。
然而,威后的追问将对话引向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国君的勤政和百姓的负担。她指出齐国国君每天处理国家大事,吃得很少,这反映了国君的勤勉。然而,她进一步质疑这种勤勉是否真正有效,是否过度使用了民力。
治国理念:
威后引用了“使民以时,五谷不绝;劳民以闲,岁终有余”的理念,强调了在合适的时节使用民力,能够确保粮食的丰收;在闲时劳作,年终就会有余粮。这种治国理念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百姓劳动强度的合理安排。
君主的勤政:
威后的质疑还反映了对君主勤政的看法。君主勤政固然重要,但若过度勤勉导致民力耗尽,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她的问话不仅是在关注齐国的民生,更是在提醒齐国使者注意治国之道,强调合理使用民力的重要性。
总结:
《赵威后问齐使》通过威后与齐使的对话,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尤其是对民力的合理使用和君主的勤政。这篇对话不仅展现了赵威后的智慧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也对我们现代的治理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治国思想的精髓,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以上有关“战国策《赵威后问齐使》原文|注释|译文|鉴赏”的解答来自本站特邀编辑文学爱好者符自适(笔名)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