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古诗
2024-6-19 08:45:14 文/赵天宇 图/丁梦茹
全诗
《春望》 唐代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国家已经破碎,但山河依旧存在, 春天到了,城中草木繁茂。 感伤时局,看见花朵也会落泪, 因别离而忧伤,听见鸟鸣也会心惊。 战火已经连绵了三个月, 一封家书的价值堪比万两黄金。 头发因忧愁而搔得更短, 几乎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意思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身处长安,眼见国家破碎、家园沦陷,内心充满悲痛。诗中既描绘了战乱带来的破坏,也表达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忧愁。
上一句和下一句
- 上一句:“恨别鸟惊心。”
- 下一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详细解析
1. 诗句解析
- “烽火连三月”:战火已经连绵了三个月,描绘了战乱不断、局势动荡的景象。
- “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的价值堪比万两黄金,表达了战乱中音讯难通,家书珍贵的情感。
2. 情感表达
杜甫通过对战乱景象和个人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破碎的悲痛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诗中的景象和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忧愁。
3. 语言艺术
杜甫的语言简洁明快,通过简洁的词句描绘出深远的意境。他通过对战乱景物的生动描绘,营造了一个宁静、壮丽的自然环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战乱中的场景。
赏析
1. 战乱与思家 杜甫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国家破碎、家园沦陷的悲痛。这种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忧愁,也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2. 动静结合 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和立体感,使得读者仿佛看到了战火纷飞和家书珍贵的场景。
3. 意境深远 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战乱、家书、白头,这些景物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卷,表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感受和对将士们的敬意。
结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通过描绘战乱时期家国破碎的情景,表现了杜甫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家国的忧愁。这首诗不仅在语言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且通过对战乱景物的生动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战乱的悲壮和诗人志向高远的情怀。通过对《春望》的全诗、翻译、意思以及上下句的解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美妙意境和艺术魅力。
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