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

古诗
2024-6-19 08:45:14 文/阎锋 图/常诗琪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参军行》。全诗如下: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翻译
青海湖上空长长的云层遮蔽了雪山,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黄沙之地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士兵们的铠甲都磨损了,他们发誓不打败楼兰绝不回还。 戍楼上的战鼓声断断续续地传来,仿佛切断了行人前行的路,只听得秋天边境传来一声孤雁的鸣叫。
意思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和将士们的壮志豪情。诗的前两句展现了边塞辽阔而荒凉的景象,后两句则描述了将士们誓死不归的决心和战斗的艰苦。最后两句“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通过描写秋天边塞的景象和戍楼上的鼓声,营造出一种悲凉、寂寞的氛围。
上一句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的上一句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表达了将士们在黄沙漫天的边疆,经历了无数次战斗,铠甲都已经磨破,但他们誓死不破楼兰绝不回还的决心和勇气。
总结
王昌龄的《参军行》通过对边塞艰苦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将士们的壮志豪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使读者深深感受到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将士们的豪情壮志。这首诗不仅是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首激励人心的佳作。
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