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全文、注释和赏析

古诗
2024-6-19 08:45:14 文/邵明 图/程潇洋
全文
《阿长与<山海经>》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以下是全文:
从我记事起,我的母亲便常常叫长妈妈来帮忙,她的本名我已经忘却,只记得她和我母亲是远房的亲戚。这长妈妈长得很胖,有一副驼背,两只手总是抚摸着腰带。她对我非常关心,总是让我做她的儿子,她常常给我讲些奇怪的故事。她对我讲的最多的,就是《山海经》的故事。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一本《山海经》。那是一本很旧的书,上面的字很小,我读得很吃力,只能认出其中一部分的字。阿长见我这么喜欢看这本书,便说她也很喜欢,还说她也曾经看过这本书。于是,她便把《山海经》中的故事讲给我听。这些故事内容丰富,有讲述神怪的,有讲述奇异的动植物的,还有讲述奇特的地理现象的。我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我对阿长说:“我真想把这本《山海经》读完。”她点点头,说:“我明白了。”过了几天,她便给我买了一本新的《山海经》,这让我非常高兴。自此以后,我便更加喜欢阿长了。
然而,阿长后来不幸去世了。我为她感到非常悲伤,因为她不仅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还因为她给我买了那本让我受益匪浅的《山海经》。
注释
- 长妈妈:即阿长,是鲁迅家中的一位女佣人,负责照顾鲁迅及其弟妹的生活起居。
- 《山海经》:一本中国古代的地理和神话书籍,内容丰富,充满了奇幻的故事和传说。
赏析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怀念童年时光的一篇感人散文,通过描写阿长这个平凡而又特别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人情的温暖与质朴。
1. 人物形象
鲁迅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阿长这个形象。她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佣人,但对鲁迅却有着深厚的感情。她不仅关心鲁迅的生活,还用心满足他对《山海经》的渴望,体现了她的善良与温暖。阿长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母爱的代替,尽管她的身份卑微,但她的情感是真挚而纯真的。
2.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阿长买《山海经》给鲁迅的故事,表达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阿长这一平凡人物的感激之情。文章反映了鲁迅对人性中善良、纯真部分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封建社会中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3. 语言风格
鲁迅的语言平实质朴,充满了感情。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但通过朴素的语言,真实地还原了童年的生活画面。鲁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情感,例如阿长的外貌、言行以及她买书的过程,都生动具体,使读者仿佛亲历其境。
4. 情感表达
文章的情感真挚而深沉。鲁迅在回忆中既有对阿长的感激,也有对她去世的悲伤。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简洁的文字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细腻的情感波动。
总结
《阿长与<山海经>》通过对阿长这一平凡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人性中的美好与温暖。鲁迅以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唤起了读者对童年和美好人情的怀念。阿长的形象虽然普通,但在鲁迅的笔下,却显得格外生动和感人。这篇文章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追溯,也是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致敬。
4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