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

古诗
2024-6-23 10:21:46 文/阎锋 图/杜雨婷
全诗原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翻译
北风卷地,白草折断,胡地的天空在八月便下起了飞雪。
突然之间,如同一夜春风吹过,千树万树如同盛开的梨花。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皮袍子也不够暖和,锦被显得单薄。
将军的角弓难以拉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难以穿戴。
瀚海边缘结着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聚。
中军摆下酒席,为即将归京的客人送行,胡琴琵琶和羌笛交织成一片。
纷纷的暮雪飘落在辕门外,寒风掠过,冻得红旗无法翻动。
在轮台东门送别你,离去时雪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路回旋曲折,转弯处再也看不见你的身影,只留下雪地上马蹄的印迹。
背景介绍
岑参,字幼卿,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为主,充满豪迈之气。《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送别友人武判官归京时所作,通过描写雪景和送别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意境解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北方边塞地区的寒冷壮丽景色。诗中通过生动的描写,把雪景描绘得如同梨花盛开一般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首句“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这两句写送别的场景,地点在轮台东门,离别时正值大雪纷飞,天山的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展现了边塞地区的寒冷景象,也暗示了送别的艰难。
次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两句描写送别后的情景,山路回旋曲折,转弯处再也看不见友人的身影,只能看到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迹,表现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怅惘。
诗歌鉴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充满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诗作,岑参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将边塞的寒冷雪景和离别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1. 画面感强烈
诗中描绘的雪景如梨花盛开一般美丽,使人仿佛置身于冰雪覆盖的边塞。岑参通过比喻和夸张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视觉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情感真挚
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景色,更通过这些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离别时的寒冷和孤独,友人的背影渐行渐远,只留下雪地上的马蹄印迹,这种场景描写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惆怅。
3. 语言优美
岑参的语言简洁而生动,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诗句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把雪景比作梨花,给人以美的享受。
总结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描写边塞的雪景和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惆怅。全诗画面感强烈,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岑参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体会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以上有关“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的解答来自本站特邀编辑文学爱好者支落霞(笔名)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