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全诗,翻译

古诗
2024-6-22 10:21:48 文/汪弘文 图/戴瑾春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叫做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的镜子,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着双脚,桂树成团团的形状。 白兔在捣药,问它药与谁共餐。 蟾蜍吞食了圆月,明亮的月光渐渐消失,夜已将尽。 当年羿射落九个太阳,天上人间清静安宁。 而月亮的光华却被阴霾吞没,已经没有什么好看的了。 忧愁来袭,我该如何应对?心中凄凉,仿佛心肝都要碎裂。
意境解读
李白的《古朗月行》以天真童稚的口吻,描绘了对月亮的种种联想。诗中充满了对月亮的神话传说和幻想,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现象的好奇。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这两句描写了月宫中的景象。仙人垂着双脚坐在月亮上,桂树成团团的形状。这种描写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关于月亮的美丽传说。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这两句描写了月宫中的白兔在捣药,这是中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另一个美丽传说。诗人问白兔,这药是要给谁吃的,表达了对月宫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全诗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童年记忆和想象。诗中的仙人、桂树和白兔,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形象,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结论
李白的《古朗月行》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神话传说的喜爱。诗中的“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这几句,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展现了月宫的美丽景象。通过这篇文章的翻译和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美丽,从而更深入地体会李白诗歌的魅力和智慧。
以上有关““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全诗,翻译”的解答来自本站特邀编辑文学爱好者班紫气(笔名)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