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唐多令》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古诗
2024-6-22 10:21:48 文/马婉如 图/郭阳轩
《唐多令》 (辛弃疾)
《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赏析
辛弃疾的《唐多令》是一首典型的怀旧词作,通过对南楼故地重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 词的开篇描写了一幅秋日景象:芦叶飘零,寒冷的沙洲上水流浅浅。这种景象为全词奠定了一种萧瑟、感伤的基调。
“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时隔二十年再次来到南楼的感受。当年柳下系船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但时间已经过去,转眼又是一个中秋。这种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万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这句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黄鹤楼依旧矗立,但昔日的朋友如今是否还在?这种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透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旧江山、浑是新愁。” 这句点明了词的主旨:虽然江山依旧,但心境却已不同。往日的欢乐已经被今日的愁绪所代替,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往昔的追忆。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即使现在想再买桂花、载酒同游,也再也无法重现当年的欢快。这种对比使得全词的情感更加深刻,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年华的怀念。
意境解读
《唐多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辛弃疾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1. 时光流逝 词中多次提到时间的流逝,如“二十年”、“又中秋”,表现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这种感受传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也感受到时间的无情。
2. 怀旧与现实 词中通过对旧时景物和现实时光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旧江山、浑是新愁”一句尤为典型,江山依旧,而人事已非,诗人内心充满了愁绪。
3. 友情与孤独 词中提到“故人今在否”,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黄鹤断矶头,朋友是否还在,这种问句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友情的怀念。
4. 青春与感伤 最后一句“终不似、少年游”,表达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无限怀念。即使再买桂花同载酒,也难以重现当年的欢乐。这种感伤,使得全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结论
辛弃疾的《唐多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词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年华的怀念。通过这篇文章的赏析和意境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多令》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从而更深入地体会宋词的美丽与智慧。
以上有关“古诗词《唐多令》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的解答来自本站特邀编辑文学爱好者拜碧落(笔名)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