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之《黍离》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古诗
2024-6-22 10:21:48 文/陆晓莉 图/黄欣怡
全文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
那黍子长得茂盛,那稷子的幼苗也长得很好。
我在路上步履蹒跚,内心充满忧愁。
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在追求什么。
无边无际的苍天啊,这是什么人啊?
那黍子长得茂盛,那稷子的穗子也结得很好。
我在路上步履蹒跚,内心像醉了一样。
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在追求什么。
无边无际的苍天啊,这是什么人啊?
那黍子长得茂盛,那稷子的果实也结得很好。
我在路上步履蹒跚,内心像哽咽了一样。
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在追求什么。
无边无际的苍天啊,这是什么人啊?
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黍稷的丰收景象,诗人走在路上,心中充满了忧愁。诗人感慨自己心中的忧愁无人理解,而那些不了解他的人则误以为他在追求什么。诗人仰天长叹,无边无际的苍天啊,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
鉴赏
感情基调
《黍离》这首诗充满了忧愁和无奈的感情。诗人通过描写黍稷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痛苦。“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反复出现,表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世事的不解。
意象分析
诗中的“黍稷”意象,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生活,但在诗人的眼中,这些却成了对比,映衬出他心中的忧愁和怀念。黍稷的茂盛与诗人的忧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故国昔日繁荣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语言特色
《黍离》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通过反复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诗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对比句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通过反复强调这一矛盾,诗人表达了自己复杂的情感和无奈的心境。
赏析
历史背景
《黍离》作于周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对故国的怀念。诗人通过描写黍稷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故国昔日繁荣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情感表达
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路上的蹒跚步履,表现了自己内心的迷茫和痛苦。诗中的“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迈靡靡,中心如醉”,“行迈靡靡,中心如噎”,反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无奈。诗人通过反复强调这一情感,表现了自己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对比手法
诗人通过描写黍稷的丰收景象,与自己内心的忧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黍稷的茂盛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但诗人却因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而无法享受这种美好。这种对比手法,使诗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总结
《黍离》是《诗经》中的一首著名诗篇,通过描写黍稷的丰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通过反复的句式和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的深度。通过对《黍离》的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感受到《诗经》的独特魅力。
以上有关“《诗经》之《黍离》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的解答来自本站特邀编辑文学爱好者左落红(笔名)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