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高考冲刺,除了备考,你还需要关注哪些事件?

2022高考
2019/3/11
必看|高考冲刺,除了备考,你还需要关注哪些事件?
- 备考指南 -
考生进入了冲刺模式。在这段时期,考生在备考上该关注哪些事项?身心减压如何做?除了备考还要关注哪些高招重要事件?
备考注意事项
针对高考百天内的复习,提出了“把握考试方向”“找到突破口”“复习落在实处”等3项备考大原则。
具体备考建议为以下8项:
1.再读《考试说明》
考生要将今年《考试说明》一读再读:
*分析今年和去年《考试说明》中的变化点;
*把《考试说明》中每一项大内容下的重点内容的相关知识点熟记于心;
*认真看《考试说明》中每个试题举例,弄清规范答题标准。
2.分析统考试题
以上学期期末考试为例,考生在做各区试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得分低的题目是什么。这里的低分题不是指“大家得分都低”的题目,而是指“你低分别人却高分”的题目。
此外,还要分析各区的作文范文的共性,分析其中的高分元素,做好素材整理。
3.分析高考试题真题
用2017-2018年两年的高考题做练习。在此过程中要客观看待试题,跳出自己的复习思维怪圈,对不熟悉的复习内容查漏补缺。
4.客观分析突破口
结合以上提到的三点,客观分析自己和别人的得分差距,找到复习突破口。
5.关注时事
关注近几年的时事,如政治、科技、教育等领域。在此基础上捋出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焦点事件。
6.整理素材
分专题整理素材,把专题内容做好关联。
7.突破古诗文
就语文科目而言,考生一般在古诗文方面的得分差距较大。考生要利用剩余的时间尽量熟悉文言语感,最好的方法是每天进行文言文看、读、写方面的练习。
8.“落实”第一
考前落实很重要,请把复习落实在笔头上。考生往往对试题会有“会了就是对了”的误区。比如默写,本以为自己会了,但真正写出来时还会出错。
心理调整减压
考生心理调整要注意以下三点:
克服“高原现象”
复习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学习效率不升反降的现象,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作“高原现象”。同学们要尽力调整心理状态,调整学习方法,努力克服高原现象。
不贴“负性标签”
保证心情乐观积极,尤其面对考试失利的时候,避免给自己贴“负标签”。诸如,‘完蛋了’‘我指定考不上了’这类标签,尝试给自己创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寻找社会支持
当遇见问题的时候,适当寻找社会支持给予帮助或倾诉,如父母 、专业心理老师或是要好的同学等。
做好专业与职业规划
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什么专业和学校,也是考生和家长近期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把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做好结合,才能在备考时有的放失。
在高校开放校园和举办招生咨询会时,考生和家长可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招生信息,有问题可以面对面咨询。小编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平时要多留心思考与专业院校相关的报考问题并随时记下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