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环境

高中知识
2022/1/10
一、地球的环境资料
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中也会有少量空气,它们也可认为是大气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份为氮、氧、氩、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气体。地球大气圈气体的总质量约为5.136*1021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0.86。
由于地心引力作用,几乎全部的气体集中在离地面100公里的高度范围内,其中75%的大气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对流层范围内。根据大气分布特征,在对流层之上还可分为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等。
水圈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个连续但不很规则的圈层。从离地球数万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气圈中水汽形成的白云和覆盖地球大部分的蓝色海洋,它使地球成为一颗"蓝色的行星"。
地球水圈总质量为1.66*1024克,约为地球总质量的3600分之一,其中海洋水质量约为陆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层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个地球没有固体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将被深达2600米的水层所均匀覆盖。
大气圈和水圈相结合,组成地表的流体系统。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
据统计,在地质历史上曾生存过的生物约有5-10亿种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绝大部分都已经灭绝了。现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层部分、大气圈的下层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构成了地球上一个独特的圈层,称为生物圈。
生物圈是太阳系所有行星中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个独特圈层。 岩石圈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
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
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软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约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个明显的地震波的低速层,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称之为软流圈,它位于上地幔的上部即B层。
在洋底下面,它位于约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陆地区,它位于约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约位于60~250公里处。现代观测和研究已经肯定了这个软流圈层的存在。
也就是由于这个软流圈的存在,将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区别开来了。 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约33公里处有一个显著的不连续面(称为莫霍面)之外,在软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内部约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处,属于地幔圈。
由于地球外核为液态,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过此界面在外核中传播。P波曲线在此界面处的速度也急剧减低。
这个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发现的,所以也称为古登堡面,它构成了地幔圈与外核流体圈的分界面。整个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深度的B层,410~1000公里深度的C层,也称过渡带层)、下地幔的D′层(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层(2700~2900公里深度)组成。
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层存在强烈的横向不均匀性,其不均匀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层相比拟,它不仅是地核热量传送到地幔的热边界层,而且极可能是与地幔有不同化学成分的化学分层。 外核液体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谓的外核液体圈,它位于地面以下约290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
整个外核液体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动力学粘度很小的液体构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称为E层,完全由液体构成。4980公里至5120公里深度层称为F层,它是外核液体圈与固体内核圈之间一个很簿的过渡层。
固体内核圈 地球八个圈层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谓的固体内核圈了,它位于5120至6371公里地心处,又称为G层。根据对地震波速的探测与研究,证明G层为固体结构。
地球内层不是均质的,平均地球密度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仅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内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并随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现明显的变化。
地球内部的温度随深度而上升。根据最近的估计,在100公里深度处温度为1300°C,300公里处为2000°C,在地幔圈与外核液态圈边界处,约为4000°C,地。
二、我们能为保护地球的环境做些什么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真正检验我们对环境的贡献不是言辞,而是行动.”虽然我现在做得只不过是一些微小的事,但是我坚信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携手保护我们的家园,自然会给人类应有的回报.在温暖的摇篮——草原上小憩;在慈祥的笑脸——天空下成长,在爱的源泉——河流中沐浴 黄色星期天 天贤粱粕厣贤粱粕V灰缫淮担嗣俏薮Χ恪U饩褪巧吵颈?nbsp; 就在4月7日也就是星期天的早晨,一拉开窗帘不禁让我大吃一惊.我看到外面的天空已不在像以前那样蔚蓝,阳光已不在像以前那样明媚.远处的那些高楼大厦像海市蜃楼一样隐隐约约.在沙尘暴的影响下,楼内的人都点着灯为自己照明.天和地的界限已不那么清晰,而是浑黄一体.大街上的人们都全副武装,包着头巾捂着嘴.生怕沙土进到自己的呼吸道里.一走出家门,一股沙土的气味扑面而来,一阵风吹过,脸上就会感到大大小小的沙粒打在你的脸上,顿时我那干净的脸像涂上了一层土黄色的釉彩,把我的脸打扮成了土著人的脸色.我低头一看,大地也穿上了一层土黄色的衣裳.过了一会,又下起雪来.许多人都高兴起来,他们认为雪花是洁白美丽的.但他们错了,今天的雪花像炸弹一样,落在人们的身上,炸出了一朵朵“黄花”.弄得人们狼狈不堪.我也被“炸”的像小泥猴似的. 今天的情景,使人们再一次看到了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恶果.在一次次灾难的提醒下,人们已经认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已刻不容缓.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过全人类不断努力,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灾难的发生频率会逐渐减少.地球那副美丽的面孔又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我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 在四野飘香的花丛中,我和蝶儿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雾霭缭绕着、白纱般的柔柔地漂浮在空中.吮吸着花草的芳香, 欣享着阳光的沐浴,我被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坐在稻谷。
三、地球环境污染数据地球一天的污染帐 --------------------------------------------------------------------------------2006-07-12 地球上城市居民约有70%(15亿人)呼吸受污染的空气,每天至少有800人因此过早死 亡.每天有1.5万人死于饮用污染的水,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工业、各种喷雾罐、冰箱、空 调机等每天把1500多吨氯氟烃排入大气层,它们是造成臭氧层空洞的罪魁祸首.每天进入 大气层的二氧化碳为5600万吨,“温室效应”与此有关. 每天有5.5万公顷森林被毁,161 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每天有14万辆新汽车驶上公路,各国400多座核电站产生26吨核废料,还有1.2万桶石油泻入海洋.。
四、【地球环境被破坏的资料】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不过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所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对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的重新考虑是本世纪人类文明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本期动态将从五个不同的方面, 谈谈人类面临的几个重大的环境问题. 人口:地球难以承受之重 现在,每掀开一张日历,就有20多万个婴儿降生在地球上.1999年10月12日,世界第60亿公民在波黑呱呱落地. 60余亿人口----这是目前人类的总和.而与此相对照,空气、水、森林、耕地、矿藏.几乎所有生存资源的平均数都在因分母的不断膨胀而日益缩小. 人口问题在远比以往更为深广的背景下凸显于世人面前.国际人口科学联盟副主席卡瓦胡先生指出,当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率达到4%时,就会给这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问题.联合国人口基金执行主任萨迪克博士则强调:人口稳定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是一个关键的重要目标.国际人口科学联盟理事蒋正华说,中国是真正对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实现了政府承诺的国家,充分了解中国的人口政策是经过严格论证的,目标是合理的,工作方法也是在不断改进的.人口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摆脱贫困落后、提高教育水平、保护妇女健康、追求生活质量.几乎没有社会生活的哪个方面,不需要从人口角度加以权衡. 瞩目现实,人口过快增长的警钟确实在鸣响:1830年世界人口还只有10亿,100年后增加到20亿,以后分别只有30年、15年和12年的时间,世界人口总数就增加到30亿、40亿、50亿.现在,全球每年净增人口在8600万以上,却有1700万公顷森林消失,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贫困人口不断上升,并引发诸如白发浪潮、城市化所产生的各种都市症等社会问题. 20世纪以前,人口科学作为一门科学还鲜为人知,但进入20世纪特别是二战以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它在20世纪对人类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是对人口剧增提出了预警性的分析,使人类能及时认识到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了相应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各国经济发展和文化背景各异,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也不尽相同,但寻求最佳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努力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不应仅是国际人口科学讲坛上的呼吁,而应是各国政府的认同,因为这其实是民众的需要. 曾几何时,"计划生育"似乎是一个中国味十足的专有名词.而今,即使是远离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国家,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的进展都很显著.生育革命,正成为人类跨世纪的选择. 这场革命的内容当然不仅是人口数量的减少.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就是要通过少生来促进优生优育优教,促进妇女的健康和妇女的解放,促进计划生育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世界人口的天平上占五分之一强.只要简单地设想一下,如果中国人口盲目增长,资源破坏,环境恶化,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人口控制已取得巨大的成就.按70年代的生育率计算,中国实行计划生育20多年来共少出生了3亿人,将中国11亿人口日推迟了四年,将亚洲30亿人口日推迟了三年,将世界50亿人口日推迟了两年.中国计划生育,是事关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事关整个世界的大事. 自然资源:取之不竭吗? 由于人口膨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对地球影响规模空前加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引起了全世界的忧虑和不安.了解和认识全球资源态势,研究与资源开发相关的全球环境问题,对于实现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然界的土地、水、矿物、空气、森林和草地等,是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于地球上的自然物,在没有人类干预前,它们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变化着,只是在人类出现之后,被人类利用,并给人类带来效益,才被人类称为自然资源,简称为资源.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70%以上为广阔的海洋所覆盖,陆地面积仅占29%,约1.5亿平方公里.陆地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除了沙漠、冰川、冻土、不宜开垦的山地和土质极差土地外,只有约30%可以耕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统计,全球土地面积为1306925万公顷,约占全球总面积的,在全球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1.29%,草地占24.58%,森林及林地占30.98%,其它土地占33.15%. 水是地球上一切生命发生和存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地球上大约有14亿立方公里的水,其中不适宜人类饮用的海水占97%以上,淡水只占3%;淡水中有77.2%和22.4%分别被储藏在冰川和地下,可以利用的地表水仅占0.35%,主要蕴藏在湖泊、沼泽和河流中,其中河水储藏不及0.01%.据估计,地球上有1000万个动植物物种,其中被分类和命名的物种资源约160万个.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全球森林面积45.01公顷,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木材资源,而且对全球物质、能量循环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还是巨。
五、地球环保地球环境保护: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二、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的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等.三、地球环境保护的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液体、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四、我国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污染物排放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的自净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副产品有害残留物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 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做出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当刻不容缓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否则,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我们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六、怎样保护地球环境口语交际怎样保护地球环境 地球爷爷您好,我们是一位同情并且关心您的一位小学生.我从电视上看了人类的所作所为极为痛心,您一直那么呵护我们不让外界有机可乘,但是人们仍然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地伤害您.虽然,我不能为您做出很大贡献,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并呼吁同学们一起保护您.请您放心.下面我们就提了几点保护您的建议,不知可否:1、不随地吐痰 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 4、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 5、保护臭氧层 6、不随便丢垃圾 7、垃圾分类 8、回收废电池 9、尽量不排放乌烟 10、不浪费纸张。
七、地球的环境破坏的程度有多大人类破坏地球的程度还很轻,不过破坏生态环境的程度已经是非常严重了.近两千年来,已经有110种兽类和139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了,而其中1/3是近50年内消失的.在这些被灭绝的动物中,至少有 3/4是由于人类直接捕杀造成的,另1/4则是由于人类破坏其生存环境引起的.全世界有794多种野生动物由于缺少应有的环境保护而濒临灭绝 76科300余种植物濒临灭绝 以上资料只是人类目前所知,不知道还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种正在消失.人类对地球的破坏在地球历史上算是微不足道的,不过在地球生态史上的破坏却是史无前例的.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地球环境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地球环境》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