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的一些谚语

1.关于地理的谚语、俗语

一、看风测天天气成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

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

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

“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二、看云测天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

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

“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

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

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三、看雨测天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四、闻雷测天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五、看雾测天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

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六、看天象测天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

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

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七。

2.关于地理的谚语、俗语

一、看风测天天气成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

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

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

“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

“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二、看云测天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

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故有“云往东,一场空”。

“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

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

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

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三、看雨测天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

“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

“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四、闻雷测天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 的现象。

“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

“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

“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五、看雾测天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

“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

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

“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六、看天象测天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

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

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3.请各位帮忙找一些关于地理的诗词谚语

地理谚语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福建交通的困难。3、“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4、“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5、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6、乌龟背出汗,出门带雨伞。7、知了叫个不停,连绵阴雨来临。

8、蚂蚁搬家,将有雨下。9、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10、动物震前活动谚语: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鸡飞上树,猪乱拱;鸽子惊飞不回巢,鱼儿惊慌水面跳,鸭不下水,狗狂叫。11、“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地理气候谚语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蚂蚁搬家,长虫(蛇)穿道,大雨滂沱。

鸡早(进笼)睛,鸭早(进笼)雨。狗食(喝)水,天落(降)雨。

大棘开花好种棉,小棘开花好莳田。笋壳包蚤(跳蚤)来,芒花扫蚤去。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老鼠做窝,寒流将到。

热(日指太阳)朗昼,两头溜。热头(太阳)送山,天光(明天)一般般。

热头射一射,落雨落到夜。南闪(电)三日,北闪对时。

石柱出汗,大雨滚滚。缸壁出水,会落在雨。

白蚁绕灯飞,天将发(降)大雨。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

蜘蛛结网屋檐下,外出要带雨伞或笠麻(斗笠)。雷公先喝歌,有雨也唔(不)多。

久晴见雾雨,久雨见雾晴。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乌云在东,有雨也唔凶。

天上云交云,地下雨淋淋。月光生毛,落雨居多。

4.请各位帮忙找一些关于地理的诗词谚语

地理谚语

1、“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

带大陆性气候。

2、“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

福建交通的困难。

3、“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4、“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

5、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6、乌龟背出汗,出门带雨伞。

7、知了叫个不停,连绵阴雨来临。

8、蚂蚁搬家,将有雨下。

9、蜻蜓飞得低,出门带雨衣。

10、动物震前活动谚语:

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鸡飞上树,猪乱拱;

鸽子惊飞不回巢,鱼儿惊慌水面跳,鸭不下水,狗狂叫。

11、“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地理气候谚语

鹭飞溪河,洪水必然到。

蚂蚁搬家,长虫(蛇)穿道,大雨滂沱。

鸡早(进笼)睛,鸭早(进笼)雨。

狗食(喝)水,天落(降)雨。

大棘开花好种棉,小棘开花好莳田。

笋壳包蚤(跳蚤)来,芒花扫蚤去。

春雾晴,夏雾雨,秋雾蒙蒙有点水。

老鼠做窝,寒流将到。

热(日指太阳)朗昼,两头溜。

热头(太阳)送山,天光(明天)一般般。

热头射一射,落雨落到夜。

南闪(电)三日,北闪对时。

石柱出汗,大雨滚滚。

缸壁出水,会落在雨。

白蚁绕灯飞,天将发(降)大雨。

燕子低飞,出门带蓑衣。

蜘蛛结网屋檐下,外出要带雨伞或笠麻(斗笠)。

雷公先喝歌,有雨也唔(不)多。

久晴见雾雨,久雨见雾晴。

久晴夜风雨,久雨夜风晴。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乌云在东,有雨也唔凶。

天上云交云,地下雨淋淋。

月光生毛,落雨居多。

5.有没有关于地理谚语15

一、天文:

1、“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2、“斗转星移。”

3、“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4、“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

7、“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二、气象气候:

1、“东风急,备斗笠。”

2、“风急云起,愈急必雨。”

3、“十雾九晴。”

4、“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5、“瑞雪兆丰年。”

6、“雪打高山,霜打平地。”

7、“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8、“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9、“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0、“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1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2、“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13、“春风不度玉门关。”

1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三、农业:

1、“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枣发芽,种棉花。”

4、“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5、“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

6、“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7、“湖广熟,天下足。”

四、交通:

1、“要想富,先修路。”

2、“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3、“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4、“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6.求农谚或气象等与地理有关的谚语,并描述原因

1.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因为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角,深居亚洲大陆的腹地中心,远离海洋,周围都有高大的山脉,阻挡着海洋暖湿气流的进入,地区早晚温差大,形成了新疆境内的干燥的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就是干旱少雨多风沙,夏热冬寒,昼夜温差大。

2.瑞雪兆丰年

因为大雪把害虫给冻死了,还有一个就是松软的雪中间有空气,这不流通的空气实际上是起到了一层保温的作用。

3.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

温带区域和它的北面--就是约在30°N的地方--的雨水,主要是由于气旋带来的.气旋的行动,老是自西向东的,在它的前部,盛行着东北风、东风或东南风.故气旋将到的时候,风向必定偏东的.所以东风可以看做气旋将来的预兆.因为气旋是一种风暴,是温带区域下雨的主要因子,所以我们看到吹东风,使知是雨天的先兆。

4.热极生风,闷极生雨。

夏秋季台风影响有不少是出现在最高气温高于35℃,再过5天左右的时间;在春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在闷热的天气条件下易出现雷阵雨;配合夏秋季适用谚语“日暖夜凉,东海也干”,可领会到凉、热、干、湿是如何影响天气变化的。

7.中国民间自然地理谚语

关于风的谚语

四季东风是雨娘。(湖南)

东风是个精,不下也要阴。(湖北枣阳)

东风四季睛,只怕东风起响声。(江苏南京)

* 偏东风吹得紧要落雨。(上海)

* 东风急,备斗笠。(湖北)

* 东风急,备斗笠,风急云起,愈急必雨。(《田家五行》论风)

* 东南风,燥松松。(江苏江阴)

* 五月南风遭大水,六月南风海也枯。(浙江、广东)

* 五月南风赶水龙;六月南风星夜干。(广东)

* 春南风,雨咚咚;夏南风,一场空。(江苏、无锡、湖北钟祥)

* 六月西南天皓洁。(江苏无锡)

* 六月起南风,十冲干九冲。(湖北)

东北风,雨太公。(《田家五行》论风)

春东风,雨祖宗。(江苏常州)

* 春东风,雨潺潺。(广东)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广西贵县)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九日睛。(湖北武昌)

* 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无米煮。(广西)

* 夜晚东风掀,明日好晴天。(河北沧县)

* 晚间起东风,明朝太阳红彤彤。(江苏无锡)

* 五月东风暴雨繁,大水浸菜园。(广东)

* 夏至东南风,必定收洼坑。(安徽)

* 夏至东南第一风,不种潮田命里穷。(上海)

* 夏至风刮佛爷面,有粮不贱。(湖北武昌)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山东烟台)

*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湖北武昌)

*发东风,淹水起;发西风,淹水止。(广西贵县)

* 东风下雨,西风晴。(广西郁林)

* 不刮东风天不下,不刮西风天不晴。(湖北)

* 西风吹得稳,天气晴得准。(湖北黄梅县)

雨后东南风,三天不落空。(湖北阳新)

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睛。(山西临汾、江苏江阴、河南篙县)

*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西风刮不晴。(江苏无锡)

东括西扯,有雨不过夜。(广西郁林)

* 东拉西扯,下雨要半月。(湖北武昌)

早西晚东风,晒煞老长工。(浙江萧山)

* 早西晚东风,晒死老虾公。(浙江义乌、江苏常热、上海)

* 朝西晓东风,土干田难种。(江苏无锡)

* 早西南,夜东南,好天。(上海)

西风夜静。(江苏南京、山东临淄、河北)

* 恶风尽日没。(《田家五行》论风)

* 强风怕日落。(江苏无锡)

* 夏至西南,十八天水来冲。(安徽怀远)

* 夏至打西南,高山变龙潭。(湖北黄岩)

* 夏至西南没小桥。(江苏苏州)

* 梅里西南,时里潭潭。(《农政全书》)

* 夏至起西南,时里雨潭潭。(江苏元锡、湖北黄岩)

七月西风祸。(广东)

* 七月西风吹过午,大水浸灶肚。(广东)

* 七月西风入夜雨,八月西风不过三。(广东)

* 六月里北风当时雨。(山东)

* 六月北风当时雨,好似亲娘见闺女。(江苏常熟

* 紧南不过三。(广西贵县)

* 南风不过三,过三必连阴。(江苏太仓)

* 南风若过三,不是下雨就朗天。(河北威县)

* 南风不受北风欺。(河北沧县)

* 南风一冲北风一送。(湖北阳新)

*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湖北)

* 南风吹吹,北风追追。(湖北)

* 南风尾,北风头。(《田家五行》论风)

*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内蒙古呼和浩特)

* 南风不过晌,过晌听风响。(河北井隆)

* 冬南风迎(雨),北风送。(广东)

* 腊月南风半夜雪。(广东)

* 冬天南风三日雪。(江苏无锡、常熟)

* 一日南风,三日关门(冬天)。(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 西风不过酉,过酉连夜吼。(江苏常州)

恶风必有恶雨。(江苏常熟)

* 风是雨头。(江苏无锡)

* 秋雨连绵西北风。(安徽)

拍北风,下午日。(广西贵县)

8.有没有关于地理谚语15

地理谚语很多,以下网上收集的部分 1.天文地理方面 (1) 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

(宇宙时间、空间性) (2) 斗转星移”。(地球运动) (3) 日中万影正, 夕中万影倾”。

(太阳高度周日变化规律) (4) 斗柄指东, 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 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 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与四季变化) (5) 坐地日行八万里”。

(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6) 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月相变化及太阳东升西落规律) 2.气象方面 (1) 东风急, 备斗笠”;“风急云起, 愈急必雨”;“一日东风三日雨, 三日东风无米煮”。

( 风) (2) 十雾九晴”;“天上鲤鱼斑, 明日晒谷不用翻”。(云雾) (3) 瑞雨兆丰年”;“雪打高山, 霜打平地”。

(雨雪露霜) (4) 雷打惊蛰前, 高山好种田”;“当头雷无雨, 卯前雷有雨”( 雷电) (5) 虹低日头高, 明朝晒断腰”。(天空景象) (6)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江淮梅雨) (7) 春寒雨绵绵, 夏热火烧天”。(长江流域春寒、伏旱天气) (8) 古龙晒太阳, 不久台风狂”。

(台风) (9) 霜后暖, 雪后寒”;“热生风, 冷生雨”;“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气象关系) (10) 雨后青山分外青”。

(大气散热作用) (11) 早穿皮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温带大陆性气候) (12) 一年无四季, 一日见四季”。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13) 一年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横断山区垂直气候明显) (14) 春雨贵如油”。

(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15) 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东部冬季天气) 3.农业方面 (1) 人误地一时, 地误人一年”。

(农业季节性) (2) 伏里有雨多种麦”。(气象与农业关系) (3) 槐树不开花, 晚田不归家”。

(农业气象预测) (4) 豌豆开花, 最怕风打”。(农业气象灾害) (5) 秦岭山脉一条线, 南吃大米北吃面”。

(秦岭南北差异) (6) 八百里秦川好地方, 人杰地灵大粮仓”。(关中地区农耕发达) (7) 近水全收, 远水半收, 无水难收”。

(水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8)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湖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区) 4.交通方面 (1) 要想富, 先修路”;“火车一响, 黄金万两”;“一人修路,万人安步”。

( 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 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蜀道崎岖、险峻, 交通不便)。

9.列举一些关于天气和气候的谚语,用地理知识思考含义

[气象谚语集锦]

天气

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 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 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 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物象

16、燕子低飞 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 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 兆春寒 21、猪衔草 寒潮到

22、狗泡水 天将雨 23、鸡晒翅 天将雨

24、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25、蚯蚓封洞 有大雨

气象谚语

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10.地理学中的诗词谚语

1.(清.潘际云)的“淮河四月风怒号,卷起白流翻塘坳,老蛟喷沫天吴骄,一堤如线居民逃”中的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秦岭合称秦淮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东部地区南方和北方分界线,耕地以水田为主和旱地为主分界线) 2.李白《将进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3.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管归来》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黎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4.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我国长江的: 上游地区 5.“野矿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的是气候特征 6.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的是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中准静止锋 7.晋.傅云《歌》中的“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直观地描绘了: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规律 8.民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9.李白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中的“阴晴园缺”指的是:月相变化规律 10.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11.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形象地描绘了我国长江三峡的江水湍急,山重水绕的自然景观 12.陆游《游山西村》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仗无时夜扣门”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是我国的丘陵地形 13.歌谣“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什么地方交通的十分不方便:福建省 14.宋朝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描述的旅游胜地是:江西省庐山 15.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写的是我国四川盆地 16.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反映的地区是我国的南岭一带 17.清.乐钧《一翦梅》中的“日似金丸,月似金盘”形象地反映了:由于日地月三者距离差异,导致日月形状大小的变化规律 18.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藏自治区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19.民谣“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我国云南省昆明的气候特征 20.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描绘的是我国的哪个自然旅游风景区:黄山 22.民谣“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君问归期末有期,巴西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形象地说明了巴山夜雨的形成原因。

24. 地理学家徐霞客,形容景色如“青莲出水,碧莲玉笋世界”,它描绘的旅游名胜是:我国广西的桂林山水。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关于地理的一些谚语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关于地理的一些谚语》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

关于地理的一些谚语

下载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Word文档

带你看艺考
艺考信息时光机

四川旅游学院2022年四川、云南省的本科批次以及四川体育和对口专科批次录取结果查询

四川旅游学院2022年四川、云南省的本科批次以及四川体育和对口专科批次录取结果查询
四川旅游学院
录取查询四川旅游学院2022/8/16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2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2022-08-15更新)

宁波诺丁汉大学2022年高考录取结果查询(2022-08-15更新)
宁波诺丁汉大学招生办
录取查询宁波诺丁汉大学招生办2022/8/16

西安外事学院2022年青海、甘肃、吉林、四川普通类专科录取结果查询

西安外事学院2022年青海、甘肃、吉林、四川普通类专科录取结果查询
西安外事学院招办
录取查询西安外事学院招办2022/8/16

嘉兴学院2022年上海市录取结果查询

嘉兴学院2022年上海市录取结果查询
嘉兴学院招生办公室
录取查询嘉兴学院招生办公室2022/8/16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2022年四川专科批录取查询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2022年四川专科批录取查询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录取查询四川工业科技学院2022/8/16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上海市普通本科批结果已可查询

浙江中医药大学2022年上海市普通本科批结果已可查询
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办
录取查询浙江中医药大学招生办2022/8/16

文山学院2022年贵州省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查询

文山学院2022年贵州省高职专科批录取结果查询
文山学院订阅号
录取查询文山学院订阅号2022/8/16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2年新生及老生学费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2年新生及老生学费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学费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2022/8/16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上海市本科普通批(综合改革)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上海市本科普通批(综合改革)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
录取查询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2022/8/16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高班本科一批(理工)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高班本科一批(理工)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
录取查询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2022/8/16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西藏自治区内高班本科一批(理工)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西藏自治区内高班本科一批(理工)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
录取查询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2022/8/16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科二批预科(理工)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本科二批预科(理工)录取结果查询
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
录取查询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2022/8/16

成都东软学院2022年录取结果查询(更新至8月15日)

成都东软学院2022年录取结果查询(更新至8月15日)
成都东软学院招生办公室
录取查询成都东软学院招生办公室2022/8/16

西南医科大学2022年上海本科普通批录取结果查询

西南医科大学2022年上海本科普通批录取结果查询
西南医科大学
录取查询西南医科大学2022/8/16

上海海事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录取结果查询持续更新中(8月16日)

上海海事大学2022年本科招生录取结果查询持续更新中(8月16日)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
录取查询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2022/8/16

陕西科技大学2022年录取结果查询

陕西科技大学2022年录取结果查询
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招生
录取查询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招生2022/8/1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年本科录取结果查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年本科录取结果查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办
录取查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办2022/8/16

西安理工大学2022年8月15日录取结果查询

西安理工大学2022年8月15日录取结果查询
西安理工大学招生办
录取查询西安理工大学招生办2022/8/16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插班生拟录取名单

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插班生拟录取名单
华东师大本科招生
录取查询华东师大本科招生2022/8/16

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录取结果查询(截止至8月15日)

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录取结果查询(截止至8月15日)
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
录取查询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2022/8/16
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

艺考热搜

艺考数据
艺考资源站

  • 艺考分数线
  • 艺考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