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春》(陈与义)原文|鉴赏|赏析

古诗
2024-6-25 10:21:42 文/阎泽天 图/黄欣怡
《伤春》原文
风中百种旧愁,免怀黄壤。
红蓼白蘋洲渺,碧水连天。
少陵那堪送老,花随天外。
日暮羁怀愁绝,泪满空船。
鉴赏
《伤春》是一首感怀春天逝去、抒发人生感慨的诗。陈与义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感叹。
风中百种旧愁,免怀黄壤。
诗人开篇即提到“风中百种旧愁”,表现了春风中弥漫的种种旧愁。这种愁绪让人想起了黄壤,即坟墓,暗示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红蓼白蘋洲渺,碧水连天。
接下来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红色的蓼花、白色的蘋花遍布洲渚,碧绿的江水与天际相连。这种美丽的景象更让诗人感到时光易逝、春光不再的惋惜。
少陵那堪送老,花随天外。
“少陵”即杜甫,诗人以杜甫自喻,感叹自己年华已逝,如同杜甫那样悲叹岁月。花随天外,象征着美好的事物随时光远去,令人不胜唏嘘。
日暮羁怀愁绝,泪满空船。
最后两句写到黄昏时分,诗人的羁旅之情更加浓重,愁绪难以排遣,泪水满溢在空荡荡的船中。日暮和空船象征着人生的无奈与孤独,整首诗在这愁绝的氛围中结束。
赏析
情景交融的手法
陈与义在《伤春》中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物,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绪。红蓼白蘋、碧水连天的美景与诗人的伤感心情形成对比,使得诗人的愁绪更加浓烈和真实。
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中反复提到春天的美景和逝去,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这种对时光和生命的感悟,是诗人内心深沉情感的真实流露。
以景写情,情景交融
陈与义在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情感,将自己的愁绪融入到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中,使得诗歌既有画面感,又充满情感的深度。
用典自喻,增强诗意
诗人以杜甫自喻,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厚重感。杜甫作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经历和情感深深影响了后世诗人。陈与义通过这种自我类比,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和感叹。
总结
陈与义的《伤春》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深刻感叹。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和赏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陈与义在《伤春》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以上有关“《伤春》(陈与义)原文|鉴赏|赏析”的解答来自本站特邀编辑文学爱好者石行水(笔名)整理,如有问题,请联系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