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版式设计:不能追求形式放弃阅读体验

平面资讯
2012-9-21 09:21:39 文/施天瑞
与电子书相比,纸质书不但是内容载体,更是被拿在手中的实体。当下,人们对于书籍的要求已不止于“印着文字的纸张”——文字,拿起手机、打开电脑随时都可以获得。因此,纸质书的设计越来越朝着精美甚至追求艺术感的方向发展。走进书店,各种版型、印刷方式、装订方式的图书不一而足,有些设计是创新,有些要归于“怪异”一类。
近年来豆瓣网读者对于图书设计的意见越来越多,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纸质书购买者的购买目的正在发生变化:过去,买书是为了阅读。现在,一些出版社在纸质书上市时同时推出电子版,而某些经典图书也早有网络版可下载,在这种情况下,读者购买纸质书的理由更多是为了收藏。为了收藏而购书的读者,在拿到图书后必然对其翻译、版式、封面等诸多挑剔。在豆瓣图书讨论区,大家关注最多的问题是翻译质量,其次就是其印刷、纸张和版式设计质量。
在IT公司工作的高池平常爱读人文社科类书籍,对他来说,图书确实越来越精美:“我是80后,现在的书比我小时候看的精美多了,无论是印刷还是纸张,总体质量都在变好。”不过,让他困惑的是,“有些书,明明内容很少,却非要充出那个厚度来,结果行间距极大,恨不得把半页纸都留白,偏偏字体又很小。而有的书,确实是好书,封面也好看,但是翻开一看,字体小,行间距小,留白太多或太少,总之让人不舒服。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在网上找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我就不会购买,希望等更好的版本再收藏。”
读者对于图书设计的质量要求确实在提高,那么,如何适应这种要求呢?手握精彩内容,如何做到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