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动态画得好,速写才会有张力! —— 林加源人物速写

学速写技巧
2021-1-12 00:15:58 文/江瑾瑜 图/陈梦
与我一起练习人物速写吧!
MEISHUZHI/美术志编辑团队编辑
林加源
林加源,1989年生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毕业。2012年,作品入选广州美术学院第二届优秀作品提名展;2014年,入选广东当代油画展;2015年,参加岭东青年艺术家联展;2016年,《同行异象》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九人作品展。“从小酷爱画画,年小时,每去书店,只要有画册,必爱不释手。现今十余年过去,仍以画为友,苦练笔力。”
/与林加源老师的对话
小志:“林老师您好,您的速写非常有张力,您是如何理解这种张力的呢?”
林老师:“第一,速写中人物的动态,是张力的一部分来源。在画的时候要第一时间抓住这个动态形状。人物动态里面本来就有这种“势”,大的形体有大势,小的嘴巴也有势。第二,表现的张力。线的变化很多:快慢、粗细、虚实、曲直,要用这些矛盾尽最大的对比去强化你要表达的对象。再者,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主画眼,在速写科目里被很多人忽视了。没有主画眼,张力也会被分散。”
小志:“在速写中动态的把握可谓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的把握住人物动态呢?”
林老师:“我一般先把整个人的外轮廓几何特征先用虚直线概括出来。人的外剪影是一个人最具动态特点气质的一个形状。有时天很黑,但咱们还是能第一眼看出是谁来,就是这个外轮廓提供的信息。习惯外剪影观察后,抓住这个外轮廓,是最直接快速的。”
小志:“马上会有一批新的同学来学习,您是如何安排新课程的呢?”
林老师:“第一轮,是以动态为主的训练,头手脚一个细节都不画。集中百**的精力,短时间高效率练习动态。新的同学入学一般都是处于这个阶段,只要这一关过了,后面就会后顾无忧。第二轮,在动态基础上加入头手脚,只用线,不许扫面,目的是把所有人物的结构理解透彻。如果不理解的基础扫面,结构问题就被掩盖了。”
林老师:“第三轮课程就回到原点,让学生们自己去观察去表达,这个课程鼓励看到什么画什么,老师只负责断后,不断的讲解美学知识,梳理画面意识。”
小志:“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您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是如何解决的呢?”
林老师:“画画瓶颈无处不在,最经常的苦恼应该就是没进步、没感觉。我一般会自我检讨一下:是否手生,如果是,那我再画它200张试试;如果不是手生,那一定是理解上有问题,我会找一些大师作品看看。我经常对学生说,不要太忽视寥寥几笔的大师作品,那都是完整度的最好诠释!”
小志:“您有没有喜欢的艺术家,为什么?”
林老师:“石涛是我喜欢的一个清末画家,此人很了不起,除了自己画画很厉害,还乐于分享出来。晚年苦心写了一本画论,他说:“法,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见用于神,藏用于人,而世人不知。所以一画之法,乃自我立。这个“一画”就是最原始一开始的线条,事物有一定本质,人物有本来的气质,要的就是去抓住这“一画”。”
小志:“给考生们一点建议吧!”
林老师:“现今的美考时代必定是套路不再了,许多美院高校每年都在改革,所有改革都有一个不约而同的目的,就是反套路。每年美院的院长在改完卷后必定会发声:“不要按套路考试!要学会观察,学会表达。”找个真正懂的老师,去系统地学习美学规律,所有东西都会变,这个是不变的。"
—— 更多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