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胄速写,钢筋铁骨

美术高考资讯
2020-12-25 08:27:37 文/朱俊杰 图/程潇洋
黄
胄
黄胄,字映斋,长安画派代表人物。因其父四十多岁方得此子,取乳名“老傻”,以求平安。“黄胄”是初中时自己起的笔名,以后一直沿用此名。曾用名梁叶子、苗迪。文革中作品曾题名梁蓬、梁泉。1925年3月生于河北蠡县,后迁居西安。早年参加革命,任西北军区战士读物出版社编辑。1942年任蠡县中学美术教员。1946年任陕西省西安雍华图书杂志社主编。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美术工作,任西北军区政治部文化创作员,美术组组长。1955年任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员。1959年,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美术公司顾问。1981年任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黄胄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家,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原轻工业部工艺美术公司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黄胄画速写不是简单地描摹对象,强调要认真观察和研究对象,将对象的形神和结构特点了解透彻,为创作做充分的准备。创作速写小稿反复“练手”最终成形,把手练熟了再直接进入创作阶段。
“他跟别的画家不一样,老一辈画家创作前一般会有一张小稿子,通过反复修改,再用铅笔誊到创作用的纸张上。但我父亲喜欢通过大量的速写来给创作搭架子,他把手练熟了再直接进入创作阶段”,梁缨认为这是父亲作品“气韵生动”的重要原因。著名画家侯一民曾这样评价黄胄的艺术,“他的画有速写的灵动、鲜活、不拘小节、大刀阔斧,繁复之中见筋骨,纵逸之中见功力”。
右图-黄胄大师与学生臧伯良
刘晓林:黄胄先生是新中国绘画史上重要开拓者,也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左图刘晓林采访黄胄夫人郑闻慧
他将西方素描与中国笔墨相结合,他那全新的精神、意境、手法开辟了中国水墨画的新时代,弥补了严格绘画写实带来的弊端。
滑动查看
如今同样身为艺术家的梁缨说,父亲对她的影响很深。但这种影响不是“教会了我某一种技法或者表达方式,还是潜移默化中,他让我领会了艺术的精神”。
梁缨坦言,在她的从艺路上,一开始是母亲教她画的素描、速写,而身为大画家的父亲却从未给过她具体的指导,“他从没教过我怎么画,但他出去写生或者画画的时候都会带着我,我每天跟着在他身边,经常看他画画,我自然就知道该怎么画了”。
梁缨说,黄胄先生不是那种为子女未来做规划的父亲,“他不会要求我做什么,如果有灵气、如果真的喜欢,他也会鼓励”。梁缨一直都很崇敬父亲,“他很勤奋,他会为一根线条、某个表情而煎熬苦恼,也会为攻克难关而欢欣鼓舞”。
美术名师联盟
一直陪伴你的
球点赞
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