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

中考物理
2022/2/10
想要学好初中物理,熟记物理知识点是前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
(1)定义: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2)单位:J。
(3)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物体质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热学知识点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
2、电功的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4、电功计算公式:W=Pt=UIt=I2R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
6、计算电功率公式:P=UI=I2R=U2/R(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7、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8、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9、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0、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1、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P0;灯很亮,易烧坏。当U 12、功率比:串正、并反、同阻平方。(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13、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 1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15、焦耳定律公式:Q=I2Rt,(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16、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17、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采用串联电路控制电流相等,可探究Q与电阻的关系,电阻大的温度计升高温度大。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休息,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分贝: 人们以分贝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噪声的控制: (1)防止噪声的产生或消声或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噪声的传播或吸声或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或隔声或在人耳处减弱。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用符号F表示。 大小:有时与重力大小有关,有时与重力大小无关。如按图钉时压墙的力与重力无关。 方向:垂直于相互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 压力作用效果:(探究实验) ①与压力大小有关; ②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小。 压力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压强用p表示。 (1)电流强度定义式:I=Q/t (2)电阻与电阻率:R=ρ/S (3)欧姆定律公式:I=U/R (4)串联电路公式 电流处处相等:I=I1=I2 电压累加关系:U=U1+U2 电阻累加关系:R=R1+R2 (5)并联电路公式 电压处处相等:U=U1+U2 电流累加关系:I=I1+I2 等效电阻公式:R=R1R2/(R1+R2) (6)电功公式:W=UIt (7)电功率公式:P=UI (8)电功与电功率关系式:W=Pt=UIt=UQ (9)电功率推导式:P=I2R=U2/R (10)电功推导式:W=I2Rt=U2t/R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3.做功的两个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4.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 做功相同,比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方法二: 时间相同,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方法三: 做功和时间均不相同,比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