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税亩按亩收税的国家是

中考历史
2022/2/1
初税亩按亩收税的国家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初税亩从字面上解释:初,即开始的意思;税亩,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
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原来的“井田制”,是九百亩中取一百亩,而在初税亩之后,公田之外再收十分之一的税,也就变成了约十分之二。
在实行初税亩之前,鲁国施行按井田征收田赋的制度,私田不向国家纳税。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占全部农业产量的比重不断下降。于是,鲁国便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初税亩的实行,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
初税亩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初税亩的实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