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和代表人物

中考历史
2022/2/1
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其分类思想就是“师夷制夷”、“中体西用”八个字。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师夷长技,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是“自强”、“求富”。
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中体西用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
“师夷制夷” 和“ 中体西用”也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处理中西民族国家关系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爱新觉罗·奕(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中国的近代工业从此起步。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一生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等,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