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困生”如何自救

宁波弘文教育
2020-11-13 01:00:31 文/唐睿宸 图/金建
每年一到寒暑假,家长看着孩子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数学,补还是不补?新课旧课,补哪个?
每次数学考试很多学生试卷总会出现一些空白的地方,有的是做不出来,有的是时间来不及没去做。特别是“学困生”空白的地方或许更多。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我们要去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在试卷、草稿纸上比比画画、写写算算,经过一定的推理或演算,才建立起条件和结论之间的某种联系,整个解题思路才会明朗清晰起来。而实现这些,需要我们动手去做,“学困生”通常最大毛病就是“懒”,不愿意动手。
其实解决数学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动手去解决,是很难知道自己会不会做,很难知道自己能不能学好数学。即使是数学老师,拿到一道数学难题,也需要先分析、研究,找到正确的思路后才向学生讲解,不能立即答复。
数学,补还是不补?
所有的学霸都不是补出来的!但是补课确实对于知识的巩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都不牢固的数学“学困生”。
新课旧课,补哪个?
如果学生次次考试学年前三,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当然要补新课。但大部分孩子不是这样的,建议要补旧课。
为什么呢?
每学期每个班在开学之初都会有这样几个学生,以前的学习在班中默默闻,但这学期前几天上课的时候接受特别快,老师上半句刚讲完,他就能接出下半句,做题也是神速,一看他的书上习题都做完了,边听边玩,一问才知道假期补过新课了。但这种状况只是昙花一现,不过一个月又被甩在后面,反而因为学过了一次而不认真听讲。
补课要有针对性,成绩中下的孩子一定要补旧课,否则以前的旧知没学明白,新知又囫囵吞枣,补课只能造成经济和时间上的双重浪费,只会沦为家长的自我安慰和美好愿望。
制定目标
1、建立知识联系(知识框架)
2、吃透教材后的题目和辅助用书的错题
3、细致分析平时的考卷,尤其是学期两大考的试卷
4、适当做一些拓展题
按照上述的目标,关于数学,做4个动作:
Action1基础知识建框架,所有的框架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建立。不要去抄袭别人的。自己动脑建立。自己用脑、用心做的,自己更能明白。即便漏洞百出,但是完全可以通过后期的补充去完善。
Action2课后题,认真过一遍,尽量让其形成题模。作为上述知识框架的应用部分。
Action3错题纠正,从思路的角度去分析每一道错题的陷进在哪里、疑惑在哪里,用色笔标注出来。所有的错题归纳不写解题过程,只总结思路(顶多最后写上标准结果)
Action4完成好作业,做薄弱单元的题型突击。薄弱单元找题做,一直做到自己能够灵活运用此单元知识。
还不知道该如何安排数学复习计划?!
1
制作导图,从章节、目录、小节、小节内容进行知识导图架建。
2
20分钟,过对应的课后题,课后题解题思路可以作为小节内容的应用知识点,补充道导图里。
3
40分钟,做作业和薄弱环节的题型突击。
4
错题归纳,如有归纳,可以进行错题复习,如果没有,静下心来,该归纳就归纳。
5
10分钟做温顾。
最后小编想说:
学习,只有孩子发自内心的需求,才会学好;
补课,无论什么形式,只有孩子真正去学,才有实效。
福
利
来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