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城市学院,那些数不完的点滴(3)

浙大城市学院招生办
2020-7-15 13:40:24 文/吴天翊 图/郝宇航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以订阅哦!
“我与城院”
城院海协家
序:
感谢我的青春,有你们。
青春是什么?青春就应该有那么一群人,陪着你笑,陪着你哭,陪着你一起年少轻狂。而海协就给了我这么一群人。
细细回忆,你会发现我们能一起度过大学的时光是多么的幸运。感谢当初自己考了这么一个分数进了城院,感谢当初自己抱着多认识些朋友的念头去了老乡会,更感谢当初自己怀着爱表演的心去海协面试表演。然后就结识这么一群人,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2014年5月23日,大二,初夏。
结束与海协下一届主席团的经验交流,走在回寝室的路上,晚风轻轻吹过脸庞。路上时不时可以遇到刚聚完餐归来的大四学长学姐,聊起那些年的点点滴滴,临近毕业的伤感不由地浓厚了几分。虽然是大二的人,却能真切的体会到离别的伤感。因为下个月月初,我也即将卸下一份责任,离开呆了两年的家----海峡文化协会。
时间在你准备念叨它的时候,已经渐渐走远了。回想昨天,似乎还是刚刚踏入这片校园的懵懂少年。
海 协
感谢我的青春
有你们
2012年9月11日,大一,夏末。
晚自习时,手机里还时不时弹出高中好友的信息,分享着独在异乡的种种不适,感慨着高中三年的匆匆而逝,奢望着在冰冷的屏幕中,寻找到家的温暖,寻找到曾经给我感动的面孔。
突然一条短信打断了我的思绪,然后便起身匆匆下楼了。详细的内容已记得不大清楚了,只是依稀记得几个字眼“学长学姐”“送清凉”。在闷热的夏末,福建的学长学姐给刚刚离开家的我们送来清凉,也送来了我到这个校园的第一次感动。
2012年9月15日,大一,夏末。
手里拿着刚刚学长递给我的龟苓膏,心里暖暖的,回想起刚刚胖胖的学长讲的种种,鼻子莫名的一酸。说真的,第一次参加同乡会,食物并不是特别美味,表演也不能说上精彩,但却觉得今晚的夜空很美,风也特别凉爽,没有一丝夏末的燥热。学长学姐辛苦地策划这次聚会,分享着他们的大学经历,跟我说如果在这里想家了就找他们。这些一点一滴让我在这片校园找到了第二次感动。
“社团Style”
图信
2012年10月27日,大一,初秋。
“社团Style”社团风采秀,图信后台,等着上台的我,手心都出汗了,第一次登上学校最大的舞台,也是第一次代表海协上台表演。
回想起几天前,在海协办公室参加表演面试。学姐问我:“你有什么才艺”,对于五音不全的我顿时语塞了:“我以前演过小品,不过也可以试试念旁白。”随后学姐拿起一份稿子:“你试着念念看”然后就听见带有非常浓重乡音的旁白,学长学姐也似乎不好意思打断,就这么听着我念完,然后说:“你还是演戏吧”顿时引起一堂哄笑,现在自己想起也会不由地笑出声来。
之后几周的排练,是我大一最快乐的时光,一群人开始慢慢熟络起来,排练时互相指正不足,排练之余时不时恶搞一下,最幸福的还是学长学姐请我们喝饮料的时候,花着别人的钱顿时感觉自己也有几分土豪气质。
也许是习惯了有这么一群人,一起排练,一起大笑,一起流汗。表演结束后,我们都得了一种叫做“不舍”的病,开始有了“怀念”的病症,至今我还会时不时看着当初表演的视频来回味那段时光。
因为这次表演,我认识了这么一群人,一群陪伴我走过青春甚至还会走向未来的人。也因为这次表演,我陆续上过三次图信舞台,这也成了后来我向学弟学妹吹嘘的事情。更因为这次表演,我和这个组织,这个社团,这个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社团风采秀
2013年6月8日,大一,初夏。
海协换届了,我很荣幸地当上了副会长,成为了这个家的家长。但心里却总是闷的慌,我们的长大,也意味着学长学姐的离开。
换届聚餐,是最后一次我们与他们,在海协这个家的聚餐了。酒量不好的我,第一次喝了这么多酒。可能因为高兴吧,高兴能和这一群兄弟姐妹一起开心地度过了一年,也有伤心,伤心未来的路,他们不能陪着我们一起走了。
虽然不舍,但是我们却没有在KTV通宵,可能是不想把这离别的伤感无限的延长扩大,毕竟“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一群人醉醺醺的走在回寝室的路上,说着曾经也憧憬着可能有的未来,更多是许下约定,约定未来的某月某日,我们会再次相聚,说起那些年的点滴。虽然有太多的承诺约定会输给现实,但我们还是固执地许下约定,坚信未来的自己会不顾一切的去赴一场青春的约定。也许幼稚,也许天真,但这就是青春。
“多希望你们当四年的部长主席团,我当四年的干事。就这么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感谢你们给我这么多的温暖与爱。你们是我青春最美的回忆,也希望未来还能一起风雨同舟,我兄弟姐妹。”“友谊不换届,青春不散场”这些只言片语是我去年换届时微博的全部,现在翻看以前的回忆还是一阵感动。

尾·让感动常在
若海峡两岸,尚且为家,那杭城之内,海协便是你的家。真的如这般宣传语一般,海协给了我在城院的一个家,也给了我一群一起书写青春的兄弟姐妹。很多人一直不明白,为何我们总能连续几年获得十佳社团的荣誉,但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社团更是一个家,每一届的家长只是在传递曾经他们感受过的感动。
写于2014年5月23日星期六晚
有活力的城院招生办
文字:林宇嘉
图片:林宇嘉 提供
编辑:李昱 吴文涵
看完记得扫二维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