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土颜真卿38岁所书《罗婉顺墓志》

美术高考考什么
2020-12-05 13:07:56 文/孙浩楠 图/白鹏宇
此次出土的《罗婉顺墓志》笔画比较细挺,与我们常识中粗壮的笔画有差距,但是我们同《王琳墓志》《李玄靖碑》《宋广平碑》《臧怀恪碑》相比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也就是在整个颜真卿流传的碑刻墨迹中,属于肥厚一路的仅仅是一部分。 从结体上来看,《罗婉顺墓志》已经有了如沙孟海先生所说的“平画宽结”的特点,也就是颜真卿书法的横画没有柳公权、欧阳询那么倾斜,其结构“不以欹侧取妍美”,而是横向外拓得气势,这也就是后人说的篆籀的结体方式。我们知道“以欹侧取妍美”是王羲之等人从魏晋时期总结的书写规律,被后人普遍接受并成为历史主流的一种书写方式,然而颜真卿的书写恰恰背离了这一主流形态。这也是近代以来,为信奉创新精神的人所一直津津乐道的。 我们在谈论鉴定一件古人作品时判断为伪,比较容易,但是判断真,的确很难。因为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在一个偶发的状态下完成的,所以必然有异于其他作品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往往会成为否定一件作品的理由。如果断定为真,则需要对这一独特性做出说明,这是很困难的。 另外,对于书法而言,大字、小字、不同材质下的书写都会有差异,我们在谈论一件书法作品时往往会忽略这一前提条件。颜真卿有许多大字或者成为榜书,非常有气势,这也是有人说颜真卿的书法有“庙堂气象”。但是如果换做小字,两者的书写方式会很不相同,在面貌上也会造成差异。 很多资料显示,颜真卿在安史之乱前,不管是社会声望、官职还是书法名气,都还不是那么高,此通碑刻书写时,颜真卿只是一个比县令还要低的官吏,书法面貌也与时人没有拉开距离。唐代书法教育兴盛,整体水平高,类似于这样的碑刻书写水平并不鲜见。 笔者认为,《罗婉顺墓志》符合颜真卿早期书法面貌一般形态,无论从用笔特点还是结构特点,都说明颜真卿早期书法和当时唐人所共有的一般特点吻合,不必用其晚年某些作品的风格来怀疑此碑的真实性。 颜真卿书元大谦夫人罗婉顺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