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升水粉能力

美术高考学长
2022-10-08 17:01:47 文/史建华 图/倪明辉
高分水粉
如何快速提升水粉能力
其实水粉这个东西吧,很讲究“悟性”。
一旦你明白了其中的原理,那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进步速度一日千里一点都不夸张。
但是很多考前的美术生最难过的就是这一关,其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了我们思维定式的影响。
#01
如何打破思维定式?
How to break the thinking pattern?
色彩的定式
+
+
例:
不是贬低儿童水彩画,只是找不到合适的对比图片,以此为例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天是蓝的,水是清的,花是红的,原谅帽是绿的,这是我们一直接受且坚信的原则。
这些画的天空确实是蓝色的,草地也是绿色的,但是我们感受不到草地的辽阔和天空的高远,一切看起来都是扁平化的。
打破定式
+
+
《印象 · 日出》
再看这张画,天不蓝的,水也不是清的,但是我们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天空的深邃和海面的广袤,甚至还能感受到初升的太阳正散发着温暖。
这就是色彩给人的感受。
打破定式
就是作者通过画面向观者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这也是印象派色彩和古典油画的区别。
古典油画就是典型的思维定式表现形式,比如: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像”。像什么?画什么像什么。但是这种画作在照相技术推广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再像还能比照片更像?
所以没办法,印象派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被挤兑出来的。
而我国的色彩或者说艺考色彩就是沿袭了印象派的基础理论和套路,只不过在各自学院和地区的发展演变中,逐渐的“美院化”和“地区化”。
北方以清华为例,南方以国美为例。
+
+
清华色彩高分卷
往年一直有一种说法:清华的色彩非常青睐光感,就是画面中一定要有光,不同的光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色感来。
这也是清华色彩大都是场景为主,基本都是半开放场景。
而国美的色彩,通常是室内场景居多,由环境色对物体造成的整体色调的变化非常青睐。
+
+
冷色调
+
+
暖色调
其实不管是清美还是国美,都是在继承和发扬印象派色彩留给我们的色彩理论:也就是物体在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倾向或者说感官倾向。
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物体的颜色,原因在于光,阳光照射在物体上并反射出的颜色被我们的肉眼所接受并通过大脑处理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个物体是什么颜色的。
如果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分辨物体颜色的。
但是阳光也并非一成不变的,比如早上的阳光和傍晚的阳光给人的感受就不一样,同样的,相同的物体在不同光线下所呈现出的色彩倾向和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大家应该都知道的,莫奈的干草堆,都是草堆,为什么一个整体偏红(暖)一个整体偏蓝(冷)?
再比如更经典的鲁昂大教堂系列
虽然颜色倾向各不相同,但是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辨别出这个教堂是白色的。
为什么?
这就是被思维定式纠正后的色彩倾向,虽然这些画面中的教堂并不是完全纯白的。
这是我当年参加清华校考时的色彩试卷,入选了当年出版的高分卷,这幅画并没有刻意地去强调光感和冷暖,而是通过窗台和屋檐的背光面的色彩倾向去营造一种被正午阳光照射下眼睛“感受”到的色彩倾向变化。
有些颜色单独的看会比较“跳”,但是放在整幅画里给人的感受是协调的。
之前有学弟私信我说曾经临摹过这幅画,最后被老师说“太花”,原因就是没有把握住整体色调感觉和氛围的前提下,过渡模仿画面上的颜色导致的。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色彩的学习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不要听什么“色感”、“天赋”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分析到根上,都是同一件东西:色彩理论。
#02
色彩理论
What is color
什么是色彩?
形体结构是素描的基础,那么色彩的理论知识就是绘制色彩前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在弄清色环,明度,纯度,色相,色调,对比色与互补色等概念后,一定会对你的色彩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原色 ▼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品红)、黄(柠檬黄)、蓝(湖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别的颜色调不出的,但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注意: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颜料中的原色之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美术生需要用颜料之间的调和去制作各种自己想要的颜色。
间色 ▼
三原色中任何的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亦称第二次色。(红+蓝=紫色、黄+红=橙色、黄+蓝=绿色)
但是,如果两个原色混合的分量不对等,还会产生很多其他颜色,如:黄和红混合,黄色成分多和红色成分多的颜色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大家在学习色彩的过程中,多多尝试就感觉出来了。
复色 ▼
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混合调出的颜色则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黑色是三原色混合色色,所以任何一种颜色与黑色混合得到都是复色。即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
色相 ▼
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著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色相之间除了明确物体固有色之外,更多的是和明度配合,通过不同明度的颜色来塑造物体的体积。
明度▼
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比如桃红和深红,很明显桃红的明度要更高一些,而如果是湖蓝和柠檬黄相比,那么湖蓝的明度相对就低一些,这种颜色的明度变化可以用来反映画面的光影关系。
纯度 ▼
指色彩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也称色彩的饱和度。纯正的颜色无黑白或其他颜色颜色混入。
纯度低颜色,给人灰暗、淡雅或柔和之感,纯度高颜色,给人鲜明、突出、有力,但是感觉单调刺眼,而混合太杂则容易感觉脏,色调灰暗。
很多人说自己画面脏或者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颜色的纯度把握不够,如果全篇都是纯度比较低的灰色,那么整幅画面呈现出来的效果肯定是脏的。
同类色 ▼
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对比色 ▼
对比色是人的视觉感官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视网膜对色彩的平衡作用。指在24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对比色的运用主要给人以视觉上的刺激,放大画面给人的心理感受,同时也是通过对比来凸显画面的矛盾性。
互补色 ▼
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
补色相减 ( 如颜料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 ) 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03色彩理论之后的素描关系
Sketch relation
为什么我们常常讲:素描不好的人,色彩也容易翻车,原因就是,学习美术的三门课程其实都是相互依托,互相辅助的,速写与素描,素描与色彩,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色彩讲究什么呢?
形色结合,也就是所谓的素描关系,学习素描时我们都知道结构的重要性,而在色彩上结构意识依旧有用,看上去好看的画外表是颜色漂亮,其实除去表象的颜色,内在的素描关系才使得这幅画立得住。
比如这张画,左边的色调已经非常统一了,去掉色彩之后也可以看出素描关系和基本的体积、空间、质感和虚实变化。
而理论知识掌握不好,意识再高也很难画出符合艺考要求的作品,比如这个:
很明显,这副作品对于色彩的纯度和明度的理解和掌握都还不够,虽然看起来每个物体的颜色都算正常,但是远远达不到艺考的要求,而且整幅作品的素描关系也不对,去色之后就更明显了
所以,要想短时间内提高水粉,意识层面首先要纠正思维定式,不能“看见什么颜色画什么颜色”,要主观的去处理自己看到的物体,并客观的表现出来。
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想象一下一个带颜色的灯照射你要画的物体,会呈现出怎样的颜色变化,实在不行买几个彩色眼镜戴上感受一下。
意识层面的问题解决之后,就是理论层面和技法层面的问题了,这个就需要多实践多总结,每一幅画都要有所尝试和收获,训练的时候不要怕错,只有把自己所有的缺点和错误都暴露出来,才能有效的改进和进步。
承蒙厚爱
我是你们的画痨学长
不再穿优衣库的艺术家
美术生监视器
副业唠家常
扫码添加学长微信
获取更多艺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