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画成这样,好还是不好?

美术高考学长
2021-10-12 17:51:14 文/卢蓉蓉 图/白梦洁
“你都二十了还是一事无成”
“你才二十岁一切皆有可能”
——网易云《孤芒》热评
知乎上有这样一条提问:
他的稿子是这样的:
先说说这画,画得怎么样?
从老百姓的角度、业余的角度来看,这画得挺不错;但是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就不太行。
从业余兴趣爱好的角度来讲,
如果你将绘画当做一种爱好,那随便画就好了,不要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释放天性也好、发泄情绪也好,不必把自己限制在某种技法的运用、某种风格的表现之中,这时候无论怎么画,都不乏为一种艺术表现,而这也才是真正的艺术。
简单来讲,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要的是自己开心。
你一定听过毕加索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美术生进入大学后,老师一般也都会这么说“考学结束后,可以想怎么画就怎么画”。
从专业美术评判的角度来讲,
无论是线条、结构还是颜色,各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其他答主就画面本身已经分析了不少,各种有待解决的问题已经十分完整细致地展现了出来:比如线条的流畅性、配色的单一性以及人体面部的立体感等,我就不再赘述了。
很多绘画水平高的人,由于其偏向于儿童画的特点,可能都没有画过这样的;虽然,看起来他们可能在这类绘画上的经验还不如你多,但是,这些有扎实基本功的人去画,他们会很快上手,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画出高质量的绘画作品。
所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论是纸上绘画,还是板绘,其实都只是一种绘画形式的区分。
解决问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抛开绘画形式这个表层现象,对画面表现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其本质——绘画基础。
你要明白的是,在基本功不扎实的情况下,这样的画画多了,非但没有好处,还会让你养成一些错误的绘画习惯,因为板绘与我们平常在纸上画画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我记得绘画软件里,为了方便会设置一些“防抖动”、一笔画错可以不停地ctrl-z撤回等等。
就拿这两个例子来讲,“防抖动”或许会让你在电脑绘图、数位板绘图或是平板绘图不用担心线条抖动的效果,但恰恰是其自动修正的优点,在你没有足够基础的情况下,从“防抖”转到平常的纸面绘图时,各种线条不流畅、不干净等问题将充分暴露出来;
还有关于“撤回”这个问题,“撤回”可以说也是板绘赋予画师的极大利器之一,我们不用担心线条画错、颜色涂错这种小问题,一个ctrl-z让你轻轻松松从头再来,这样的利器能够让你抱着一种“画错可以撤回再来”的心态,大胆地去画,可是当你再回归到纸面绘画的时候,会突然感受到快捷键的缺失,从而极有可能产生难以下笔、不敢下笔的恐惧心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总之,我要表达的是,关于绘画进步这件事情,无论是素描油画也好,还是新鲜时髦的板绘,都要建立在足够扎实的基础之上的。
之前在北京的画室带学生,有个同学经常在绘画闲暇之余画画这些概念画——也就是常说的“摸鱼”,鱼摸的次数太多了,后来每次正经画的时候,她都画得很平,整幅画透着一股漫画的感觉,但是这是完全不符合联考风格的,对于联考评分毫无帮助。
好在鱼也不是白摸的,因为她非常擅长这类二次元漫画,培养出的控笔能力成为了一种提升绘画能力的优势。
所以,虽然天天摸鱼,在及时调整方向、改掉不利的绘画习惯之后,居然最后考了个清美状元。
关于如何进步,这里就按照我最开始所说的两种情况:一是,只是想将绘画当做一种兴趣爱好;二是,想要往专业的方向发展。
如果是前者,兴趣爱好的实践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可以根据其他回答里的一些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反思与修改;
如果是后者,14岁的年纪,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调整进步,建议先回归素描、人体结构这些基础中来,这些内容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篇幅有限,如果需要指导和帮助的,可以直接戳我私聊,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规划自己的美术人生。
承蒙厚爱
我是你们的画痨学长
不再穿优衣库的艺术家
美术生监视器
副业唠家常
End
「往期文章 」
美术生看过来!美院和985211选哪个?
穷人思维|别让你的观念陷入贫穷的陷阱
今天,你的头像自由了吗?
扫码添加学长微信
获取更多艺考信息
你的学长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