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乌合麒麟这样的大触,作品也是这样画出来的......

美术高考学长
2021-9-12 13:17:01 文/卢蓉蓉 图/马子涵
既视你为神明,请救我水火
——网易云《Angel Baby》热评
曾经看过的某科幻小说里,记得有这样一句话:
“知识是想象力的基础和来源,想象力是挖掘知识的工具。”
艺术创作中,那些看起来“很新”的作品,也一定有迹可循,无论是文字还是画面,都是在前期奠定的扎实基础上进行的思想创作。知识是根基,想象力是泉眼。
可有人曾说,“知识和想象力是天敌”。因为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逐渐消失;知识是遵循逻辑的,而想象力却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
但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可以想象出什么东西来呢?
伯克利的心理学教授Alison Gopnik的书The PhilosophicalBaby中,介绍了现代认知科学对人类想象力的研究成果:想象力来源于知识,即便是儿童时期的想象力,也只有在理解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后才会成为可能。
回归到绘画上,在观看《塞拉菲尼抄本》时,我们常常会惊讶,那些未知的语言、奇异的彩色手绘插图,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
人们常说,要读懂《塞拉菲尼抄本》,就根据双眼所见的图画,去感觉,去联想:读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踏入作者漫无边际的想象中,置身于这个诞生在作者手中的新的世界里,读者再进行想象。(无限套娃有没有)
例如书内的植物志、动物志、物理现象,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有着常见的重组、解构以及相似,创作不是毫无根据的想象,知识的基础便是必备法宝。
以上的图片来源于《塞拉菲尼抄本》,无论是人物还是植物、场景都透露着奇妙的想象力。
其实,展现在面前的事物,对于我们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创作?——原因就在于知识储备的不足、基本功的不扎实以及思考方式、思维逻辑的局限。
许多同学都知道,他们幼年绘制的作品中,就已经充满了想象力,但这些总归离不开自身所接触的事物。即便是宇宙飞船这一类略带科幻性的题材,也可能来源于屏幕中的键盘、指示灯,各种形状的屏幕等,最终成为了一副让人惊异的作品。
画手在绘制人物时,也是如此,有画手在创作初期,脑海中的事物初见雏形,如果有扎实的画功就加以创作,在此基础上,还会找一些实物参考,包括外形、肢体、表情。
迪斯尼早期的画师们对着镜子做表情来创作卡通形象,他们把握表情的精髓,并运用到动物、静物上,让观看者清晰了解画师传达的意思。
许多我们熟悉的插画师,在创作人物形象时,也会寻找参考,再加以创作,当然有些画师的脑海已经有大量的储备,只需要把更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展现出来就好。通常情况下,画师们都会在绘画之前先进行思考,绘制无数次的草稿后,才能确定最终的形象。
学过速写的同学们都知道,早期临摹写生,积累大量素材,后期就能在自我创作时,轻松下笔,还会给形象换发型、添配饰、变动作等,这些都是源于前期的积累,是想象力的第一步。
基本功
都说线条是绘画的基础,其实线条就是结构和概括能力。
要有着极强的造型能力,可以掌握形体的动态,体块、光影、空间等方面,意思就是画得多了,脑袋中的元素多了,灵感也会随之而来,例如看到水果就想着如何创造拟人化的水果形象,这就是灵感的第一步。
个体练习
写生组合
多组合尝试联想
基本结构掌握后,就要多多尝试组合和练习,画一些有趣的画面,可以是几何图形的简单组合,也可以涵盖点线面,还可以结合动物拟人化,变形重组,生物机械都可以,许多大触的画作中,也时常出现这些元素。
金政基
金政基
训练美感和形式感
基本上前期的基础都在为后期的创作铺路,在尝试练习后就要开始训练美感和形式感,因为简单的搭配不能称得上创作。
根据风格的不同,人物的特点也需要加以改动,慵懒的人物形象,势必要有独有的色调和质感,而厚重的人物,场景也肯定不同,任何情况下搭配都要合适且具有美感。
图源:切尸红人魔
图源:切尸红人魔
多学多看
思维模式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学画过程中要多学多看,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看优秀的作品。哪怕是一个桌子、一条斑马线、窗边的猫、拥抱的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灵感的源泉。
大千世界就是一副画面,你需要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把喜爱的场景、画面等“定格”下来;风格更是多元化的典型,无论是古典、新潮、水墨还是日系美式,大可放手去学、去模仿、去创造。
只要找准方法,踏实肯学并勤加练习,相信任何风格都能驾轻就熟,你脑海里想要创造的人物也就自然而然地跃然纸上了。
承蒙厚爱
我是你们的画痨学长
不再穿优衣库的艺术家
美术生监视器
副业唠家常
End
「往期文章 」
为什么有的人越勤奋、越努力,却越平庸?
别再问「高级灰」是不是很low,low的可能是你
不是什么都能在百度查出来的,比如这个......
扫码添加学长微信
获取更多艺考信息
你的学长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