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问「高级灰」是不是很low,low的可能是你

美术高考学长
2021-9-12 13:16:57 文/吴建国 图/丁梦茹
今天的李子和葡萄都很甜
——网易云《Keep Cold》热评
在知乎看到这样一条备受关注的提问:
艺考生一名,在集训的过程中喜欢上了高级灰色的画面,自己画的时候也是比较偏爱高级灰,但在逛知乎了解高级灰的时候看见了这样的回答:
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学,看到其他问题对于“高级灰”的回答,开始怀疑人生,“真的有,,,的自闭,因为将来非常想从事美术绘画的职业,想知道是否真的在美术界里高级灰很屎。。。”
高级灰不存在low不low,甚至大家眼里的高级灰一词换个名称同样适用,作为一种色调和一种感觉的形式,许多人愿意把高级灰等同于“莫兰迪色调”,以此反驳“高级灰”并不low,但是事实上“莫兰迪色调”作为冰山中的一角,不是“高级灰”也不是只有“灰”。
百度百科中的“高级灰”定义是:
1.接近于灰色的系列
但有韵味,不是一片死灰
2.色彩搭配要漂亮
尽量做到每一种颜色在空间里都是和谐的
甚至表现出某一种特定倾向的氛围
其实一副好的色彩作品,做到颜色空间和谐且画面独具韵味,我想谁也不会轻易说这幅作品很low吧~
而在考前的色彩中,这种感觉却形成了统一的“流派”,曾经还有一阵关于“高级灰色彩”的风,刮得相当猛烈:学生争相绘制相似的画面,不知所然地添加“高级灰”颜料,导致这些色彩毫无淡雅清秀之感,整个画面主次关系薄弱、同类色泛滥、形体塑造欠佳,这样的作品,稍不注意就会被打入低分区域。
这种“流派”,看似颜色静谧、笔法灵动,实质上是一种速成法。它忽略基本功的教学,而是让这些孩子们在“高级灰”的世界中迷失,乍一看很显眼很牛逼,仔细推敲后却毫无滋味。
在考前的色彩训练中,如果还没有把握正确的大关系,就不要轻易尝试“高级灰”;一副高级灰的色彩,可能作者本身功底能够达到80分,而基本功不扎实的同学临摹,70分都达不到。
想起一则趣事,画室集训时,有位女同学画功很好,有次她尝试了点彩并且获得了高分(画室经常测试)。于是,其余同学看到画面绮丽且炫酷,不论基本功如何,都拿着小笔点来点去,纷纷模仿起来。
这次的“点彩”事件持续了大约一周,最终被老师及时纠正,并且严厉批评我们是在胡闹,“没有足够的功底就别弄花里胡哨的,想画好就塑造,光看表面怎么行”。
学生们很容易被外表显眼看似简单的风格所迷惑,一味追求画起来表面相似,并不能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时常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老师让铺上xx颜色,或者必须要加点xx高级灰才能统一色调,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常常让我无法回答,只能说这是简单速成也掩盖缺点的画法。
只是大家误会了这种“高级灰”也误会了“莫兰迪色调”,不是简单的物体加一个颜色就叫高级灰,更不是把画面画的“粉粉气气”就叫高级灰,这种色调可以很高级,但是绝不是考前色彩中的模样。
很赞同艺生张寒老师的说法,莫兰迪和高级灰并无直接关系,充其量算是国内考前延伸出的一个形容词,且这个形容词既不能准确判断画面颜色质量,更不能对画面有任何引导作用——因为缺乏规律性的标准。
为什么人们会喜欢这种“高级灰”的感觉,这类色调的魅力来自何方?
一般来说对于感官刺激性较强的颜色带人的心理感受也是十分激烈的。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场景应用,更是不用言说,这种低饱和度又不昏暗的色系,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内心平和,故而在接受度上,就占据优势。在很多中国的传统颜色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色调,总能给人留下一种水墨般的淡雅印象。
我们口中的莫兰迪色调来源于同名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多表现为这些灰而明亮且不失优雅的色泽,所以,这一类的作品被统称为“莫兰迪色调”。当然,莫兰迪色分冷暖色相,细分还有棕灰色调、黄灰色调,蓝灰色调,粉灰色调等等。
大致表现为如下:
“莫兰迪色调”广泛地运用在各类家装、空间、服饰上,相信各位同学看过的莫兰迪帖子比我多太多,在此就不做展示,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些作品或者搭配,灰度并没有那么高,反而更为强烈地显现简洁利落之感。
古代其实就已经有“这种感觉”的各种设计了。
受传统文化所影响,中国色彩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淳厚的积淀以及纯正的色彩展现的是纯净的美,例如我国宋朝的陶瓷,在色彩上也采用偏中低明度、低纯度为主的蓝、绿、红等颜色。
当然除去瓷器,古代的绘画以及服饰上也都有着关于“高级灰”的体现,这种简洁低调却不失大气的感觉,展现给观者一种纯粹的美感;另外,除去本身“高级灰”的魅力以外,近来各类时尚博主的大肆鼓吹,也促使现代人越来越喜爱“高级灰”,关于高级灰的应用、讨论等此起彼伏,显得有些泛滥。
回到艺术绘画中,作为一种色调或者一种色彩关系,经过调和在纯度下降后,色彩肯定会变得柔和平静,自然不会突兀,运用到考前肯定能够避免因为色调不统一而导致失分,但是如果本身塑造能力不够,或者一味追求“灰”度,只会让画面显得幼稚无美感。
尤其在“高级灰”色彩不断发展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样的绘画方法要不得,那时的考场,几乎人人都背上两幅色调,偏暖就加拿坡里黄,偏冷就加浅灰蓝,满场都是近乎相似的构图和配色,稍有个不同的试卷出现,画得还非常差劲,毕竟老师没教别的,画的不一样已经很难了。
央清国这几所院校艺考的风气逐渐形成发展,“高级灰”色彩也不再一贯盛行,艺术绘画一再进步,比起笔法色调,更看重的是大关系以及塑造和谐度。考试的主要目的是筛选掉画功不行的第一批人,在这个阶段,一些精彩的技法可以留着校考再大放异彩,老老实实展现自己的绘画基本功才是关键。
与其纠结“高级灰”画风low不low,倒不如学习扎实严谨的基本功,把自身能力提高,到那时任你画什么风格都能画的出彩,之前搜藏过的一组国美附中留校作品欣赏,放到下方以供大家学习。
总归来说还是各有不同,无论从构图、塑造以及素描关系上都十分和谐统一。
许多同学不明白如何欣赏好的作品并发掘优点所在并加以利用,原因就在于此——只会看表面关系的现象,而不去学习深层次的知识,所以作品怎样都无法画好。盛行“高级灰”色彩之时,同样有做到高分的试卷,所以画得差可能是low,但是画什么,用什么手法画都不能说是low。
承蒙厚爱
我是你们的画痨学长
不再穿优衣库的艺术家
美术生监视器
副业唠家常
End
「往期文章 」
不是什么都能在百度查出来的,比如这个......
别急着谈天赋,先问问自己够不够格!
还有人问你「学画画有什么前途」?直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扫码添加学长微信
获取更多艺考信息
你的学长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