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艺考上热搜了?评论越看越气!

美术高考学长
2021-8-18 15:50:56 文/齐美琳 图/何星辰
没有人应该被批判,被殴打,被羞辱。
不论他们是什么肤色,什么性取向,什么宗教。
仇恨,不是来自宗教,而是来自恐惧。
——网易云《FOOLS》热评
昨天睡前深夜网抑云的时候,刷到了这个话题:
#艺考能有多难#
我们艺考上热搜了???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话题......
网友@不知名小狗的帖子里贴出了一组数据:
“以2019年为例,
中央戏剧学院本科计划招生573人,引来67946人次报考;
北京电影学院本科计划招生520人,引来59059人次报考;
上海戏剧学院本科计划招生484人,引来45884人次报考。
这个招录比例,每个能考上的都是百里挑一。这还只是大类招生,热门专业比如表演这种,报录比更加夸张。
中戏表演系计划招生50人,引来11441人报考,报录比299:1;
北电电影电视系计划招生90人,引来19290人报考,报录比215:1;
上戏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计划招生40人,引来7727人报考,报录比193:1。”
且不说数据合不合理、论证符不符合逻辑。
这个话题的出现,我以为是大家已经抛却偏见、开始抱着客观的态度开始看待艺考。
可是当我打开评论区,还是不由衷地长叹了一声......
用“乌烟瘴气”这个词来形容,毫不夸张。
(我好气可是我不能说)
什么满屏的“走捷径还矫情”、“文化生就不难吗?”、“哪个不是百里挑一”、“学不来文化才学艺术”......
真的,这类对于艺考生偏见的文章,我已经写过不止一篇了。
可是,我所看到的是,偏见从来都没有从普罗大众的心中移除。
大家都是考学校,有必要分个三六九等你高我下吗?况且,你嘴里口口声声的艺考生两三百就能上个大学,那文化课的三四百也能上个三本啊?
如果是所谓的“捷径”、“砸钱就能上”。
为什么要舍弃与家长朋友相处的时间去封闭集训?
为什么要在烈日炎炎下或天寒地冻中户外写生?
为什么明知有黑幕却还要奔波于不同学校只为一张合格证?
为什么要在高考前仅剩的几个月里发奋学习只为专业文化双上线?
有600分学艺术的,也有200分走文化的,从来都没有什么感同身受。
一提到艺考生就是“捷径”,就是“贪慕虚荣”,你喜欢打游戏就去玩,喜欢美食就去学着做出来,喜欢听歌就会去听,我们喜欢艺术怎么就不能去学、还要被扣上各式各样的帽子?
我反思了一些偏见的来源,确实,不排除一些人把它当做捷径来走。
很多艺考生抱着“这是条捷径”的想法走上这条路。
但是,这条“捷径”对于剩下的那些人来讲,是梦想。
真正经历过艺考的人才知道,这条路并不是捷径,还有很多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文化课,和纯文化课生并没有什么差别,许多艺考生考不了高分照样也上不了艺术专业里的985、211,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没有谁的努力是天上掉馅饼来的。
偏见,真的没必要。
毫不客气地讲,从嘴里说出来诸如“捷径”、“砸钱”的词语,充分暴露了眼界窄、见识短的问题,甚至还会让人觉得你多年的文化课都白学了。
最后,再有人把类似于“你们就是走捷径”的观点发给你,不必争论,用这张表情包回复就好。
(朋友分享,亲测有效)
承蒙厚爱
我是你们的画痨学长
不再穿优衣库的艺术家
美术生监视器
副业唠家常
End
「往期文章 」
美术生想提升艺术眼界?这些网站、杂志一定不要错过(建议收藏)
艺考这两个科目的「撕逼史」,了解一下?
东京奥运会看下来,我开始怀疑什么是艺术......
扫码添加学长微信
获取更多艺考信息
你的学长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