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热爱助力艺考,凭兴趣探索人生——我是创作摆渡人刘畅

艺考领域
2020-7-17 12:16:31 文/裴晶 图/周蕊琪
自从走进画室代课的第一天起,我就被定位成了一名创作老师。这是一个所有没有艺考门类中的顶级难度科目,相对小众化、专业化,通常,只存在于顶尖画室的造型班里。
刘畅,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毕业生。从事艺考培训10年,主攻速写、创作。
很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热衷创作。其实,与其说是我选择了创作,不如说是创作选择了我。
自从那年央美入学考试考了95+5的满分,每次当我走进到画室都会因为这个出众的成绩被安排主教创作。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我就一直从事创作教学。这在众多美术艺考老师中,是仅有的一位。
(刘畅央美95+5满分创作)
尽管一开始的央美创作考了满分,但是作为老师,我也经历了一番蜕变。
从一开始没有经验,到现在轻车熟路,我一直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一开始,也曾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对于创作这门课很多人能画的很好,但是很难教的好。我自己也经历了从“画好”到“教好”的蜕变。今天的我,对于很多大家觉得很棘手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童年的记忆
直到今天,我已然记得自己人生的中第一幅创作。那还是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让每个人画一幅画,内容是一排小孩站在地上看天空飞过的大雁。
几乎全部的小朋友都是照着书里的画进行临摹,只有我画的是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远方起伏的地平线,一排小孩手拉手,仰望天空,憧憬地望着一排飞过的大雁。
当时的那个刘畅,当然也不知道什么叫构图,什么叫光影,什么叫塑造,但是那副作品被老师夸了又夸。直到今天,这幅画依旧在我的记忆深处留存。
小学的时候,我上的是舞蹈艺术学校,当时除了必修的舞蹈课,我最大的兴趣就是画画。我还曾经请假一周回家画了一幅2米长的长卷。为此,老师还为我在当地办了一个小型的画展。这次展览,是对我的个人兴趣潜移默化的鼓励。
第一次接触央美创作
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在自己高二的时候。
当时,我以社会考生的名义报名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校考。我知道自己根本考不上,只不过就是想去看看央美到底考什么?考央美的人都什么样。
我走进了考场,我也不动笔,我就静静地看,看我身边的考生怎么画,然后准备第二年全力以赴。
我还记得,考场上,我当时并不会画素描半身像,也不画不好彩头,但是靠对生活的提炼和观察,在创作这门课的时候我忍不住动笔了。我凭借最原始的创作冲动发自内心地去画。
我要画出我的生活,画出我眼中的世界:妈妈生病,哥哥提着水进来,一缕逆光,照射在妈妈的病床上……就是这幅完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创作,我竟然得了78分。
从那开始,我懂得了好的创作其实就是为了打动人。艺术的本质也就是感动人。
在创作这门课上,仅仅画面好不一定是高分,因为你的立意不能庸俗,你的主题不能消极,你的初衷必须纯净!
除此之外,创作不仅考造型、空间、思维,重中之重就是要通过绘画语言向老师展现你的真实生活、你的个性、你的所思所感,让阅卷老师通过画面记住独一无二的你!
这是“疫情”期间我的所思所想,我给她取名为《四个引号的““““泉””””》。
首先,我热爱艺术,每天脑子里会不自觉迸出很多很多创作想法,但是大多因为种种原因都只记录了方案而没有实施,这些方案零零散散记录了8年,数了一下应该千余有份。
“疫情”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首先我学会了“洗手”其次我有了停下来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我最近经常问自己,如果我快要离开世界了,那么我最后悔没去做什么呢?
答案应该有很多,有我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有我屡次尝试都失败的、但是摆在第一位的绝对是“我的创作没有做完!!”
所以,我决定了,不再等待!用余下来的生命去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再次,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发自己在“疫情”期间的创作,是不想挨骂,真的,我不回避“我怕被不理解我的人瞎说”的心理。
艺术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在生活中。能否创作取决于你是否有一双不同于“常理”的眼睛。所以我做了这个。因为这就是我的生活!
然而我的专业也是创作,所谓的“专业”一个是大学在美院的“专业”一个是为了“生计”在考前教的“创作”,起初我很排斥当“老师”但是这个“老师”一当就是10年有余。
对,现在的我教出来很多成绩,这份我自认为的“认可”和“能为某件事儿出点儿力”的心理让我接受了现在的自己,现在的我依然热爱艺术,热爱教学,热爱用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去讲解无论哪方面的创作。
创作的重要性
后来,我经过波折的艺考,终于考取了我梦想中的中央美术学院。我开始了专业的创作学习,并延伸到自身的教学。这么多年的专业创作,我更明确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深知,“每一张稿子都在等待它的主人”,在我的教学体系里,没有套不上的题,只有想不到的事。
所以,我在教学里拼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要让他们的创作都做到有感而发。
如今,线上考试在疫情之下开始大面积普及。2020年央美造型校考已经只考创作了。这是一门综合能力的考试,因为素描、速写、色彩,我们学习它们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最终的创作服务。
在我的开办的线上课程里,我安排了26节技法课,我非常重视技法的熟练,但是我深知,创作的根本强调的是考生各种能力的综合。
我的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是疯狂背稿?是拼命的炫技?还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押题?都不是,其实,我每年的教学是从和学生的聊天开启的。
我要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性格、经历,为他们量身定制属于他们个人创作。
创作的教学其实本质就是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不再机械地把这个课程当做是应考,而是让他们真正具备在考场上通过画笔表达自己的欲望。
在铺天盖地的创作考卷里,我们会发现:有的画 稿是学生真实感情的流露,有的则显得苍白无力。
而我要的,就是激发出每一个学生的创作热情,通过娴熟的技法产生真正优秀的创作。
也正因如此,我才在常年的教学中,创造出了一批“万能考题”。并不是我押题多准,而是我强调思维,并训练思维,让学生最终懂得了活学活用。
这些万能创作稿基本完全原创,确保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不会卷面撞车。因为,我让他们画出的都是他们的生活,生活本身是绝对不会出现雷同的。
在我的认知里,我深知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大家远看都像一片片树叶,但是细看都有不同的纹理和边缘,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经历和成长脉络。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立感情,尊重每一个人的特点,最终让每个人都能够得心应手的创作,通过画面表达真实的自己。正如博伊斯所说:“人人都是艺术家!”
“你是谁,你能成为什么?你将成为什么?”——这是我对每个学生都要讲的一句话。在我的眼睛里,每个人都有他的天分。
但是很多时候,天分却被蒙上了一层灰尘。所以,我的任务就是拂去生命表层的灰尘,让人性最光彩的部分得以呈现。
创作市场现状
说实话,这个市场多少有些混乱。因为但凡有市场,就有交易,有买卖。2020年央美只考创作之前,这个方向的从业人员很少。可是一夜间,从事创作教学的人一下多了起来,但是水平却参差不齐。
这是启迪心灵的一门课程,很多人能画,但是不能教,因为这真的是两回事。
创作绝不是技法的炫耀,更不是摄影图片的寻找比赛。一旦忽略了创作本身的意义,过多地把表象化的东西强调,也就失去了创作的本真。画面终究是取得不了高分的。
而一旦学生走上歧途,过分地强调背稿和技法,他们就会在原本发现自我的道路上迷失,创作中最强调的“同理心”的确实,就会让创作变得没有意义。最后,他们可能光知道背稿,忽略了自身的属性,画面无法触动人,分数自然也就上不去。
创作到底考什么
创作考的是什么?这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其实,要我说,考的就是对艺术的真爱,一种发自每个人内心的真爱。
当下的考前班里,真正算得上热爱艺术的学生其实并不是很多。而创作考试就是学生热爱程度的一次考察。
真正热爱艺术的学生会不断地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并把这些元素重新整合成画面。他们的日常时刻与艺术相关联,作品呈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
同时,我也看到,很多学生其实一直在教室里机械的练习,他们缺少了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过程,最终导致思维局限,无法将自己的所看、所想落实到画面中。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在艺考中不断深化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并不断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也只有做到这一点,等他们到了大学里才不会感到浑浑噩噩,荒废光阴。
艺术,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不仅绘画如此,其他艺术门类亦如此。
德国著名当代舞蹈家皮娜·鲍什的伟大之处是可以通过舞蹈来展现一切。她编排的舞蹈既可以展现大自然的力与美,也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些“舞蹈”已经超出了舞蹈狭义的范畴。英国知名的服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在十九岁的时候选择从事服装设计,他冲破了世俗的鄙夷和生活的困顿,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而这同样是因为他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服装设计是他表达个人观点的载体,各种精心设计的服装就是他深刻观点写照。
人生说漫长也漫长,说短暂也很短暂,难道不应该应该选择一个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业吗?对于考学来说,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对这辈子有益的。
我们办学的核心理念,是希望孩子们应该喜欢什么就做什么,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想学什么就好好去学什么。
不要去当炮灰,盲目的和成千上万一样不知所求的考生去追求所谓的“最优选择”。要根据自己喜欢的专业去选择一个合理的院校。
这样不论自己考上学校是不是顶尖名校,都会去努力学习,不会浪费大学四年宝贵的青春。进入社会以后,也会有自己热爱的事业陪伴。
这,就是我对创作的的一点心得。我知道,我个人的能力其实微不足道,但是还是因为单纯的热爱决心一直走下去。
我热爱艺术,热爱教学,热衷无处不在的创作。我是刘畅,一个从事美术考前创作教学的摆渡人……
(刘畅《电影中的构图美学》课程截图。创作课已经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刘畅工作微信及艺考咨询电话153****6353
关注艺考界,获取最新艺考动态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艺考界**发布:《2021-2023年艺术高考趋势分析报告》
●2020全国各省份高考预测分数线出炉,这样估分可精准定位全省排名!
●2020高考后校考安排一览表!艺术生们千万别错过复试时间!
●教育部权威公布全国3005所正规高校名单(附全部高校名单)
●【高考志愿填报】基本常识大全,不懂的考生及家长一定要看!
●高考第一天结束,考生及家长最该做的11件事!
●2020高考许愿池 | 一起为高考生加油祈福 考神附体,所向披靡!
主菜单回复美术播音清华北影等关键词了解更多
点一下“在看”,给小编加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