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清质,辉光日新——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80后青年教师周艳阳(2)

北京美术高考信息
2014-2-27 14:55:55 文/林雨宁
首先,嗜书如命。广泛阅读各种有价值的书籍。受一位朋友的影响,她改变了只喜欢看图片多的书的习惯。她在读埃托•索特萨斯的书时,600多页没有一张图,但是周艳阳仍旧沉迷于此,她认为,看图,了解设计产品的材料、构造等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文字所传递出来的东西是任何媒介所不能替代的。
其次,多看展览。在博士期间,她跑遍了欧洲200多个博物馆。记得巴黎蓬皮杜展厅展览时,她一大早就等着展览馆开馆,进厅一张一张地研究画作,展厅里冷气逼人,周艳阳衣衫单薄,但她还是坚持着看了7个多小时。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们歆羡今天的周艳阳年轻有为,殊知她背后的勤奋努力。那一瞬间,我仿佛找到了周艳阳以全票A通过学院学术委员会面试的原因。当问及她有没有想过留在国外的时候,周艳阳眼里流露出惊讶之情。她说:“我从出国的那一刻起就没有想过不回国。”
博士论文
对专业的态度犹如“饿虎扑食”
面对所学专业的“当代性”问题,周艳阳在博士期间提出了“展示也已进入体验时代”的个人学术观点,得到了米兰理工大学博士导师团的高度认可,并围绕着“体验性展示设计”这一论点完成了她的博士研究及论文写作,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在米兰理工大学的两年助教工作过程中,周艳阳尽可能地把学术观点融于教学之中,通过每一次的备课与授课使自己的学术主张得到不断地梳理和完善。
2010年初,周艳阳回到母校任教,教学的同时,进一步将学术观点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力图使学术主张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得到佐证。2011年初,她完成了海尔集团仅有200平米新员工教育展的展示设计后,得到委托方认可,进而承接海尔集团7000平米企业文化馆的筹建与设计任务。展馆从策展到设计的各个环节,全部运用“体验性展示设计”的理念完成。展览效果得到了世界战略管理大师加里•哈默(Gary Hamel)的高度赞扬,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特致函清华大学校长以表示对设计工作的感谢。另有台湾及内地数家企业在参观展馆后,对设计理念表示认同,希望将其引入到本企业的展览馆建设中。
海尔企业馆设计
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公共区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