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清质,辉光日新——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80后青年教师周艳阳

北京美术高考信息
2014-2-27 14:55:55 文/林雨宁
周艳阳近照
【人物档案】
周艳阳,1980年9月生于北京,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至2009年就读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和博士学院,获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建筑室内及博物馆展陈设计研究;2010年担任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协调人,同年被聘为学院讲师;2011年完成海尔集团企业文化博物馆展示设计;著有《体验》一书;2013年入选国家 “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同年任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陈策划负责人;2013年12月晋升副教授。
在得知要去采访周艳阳老师的时候,我的心情着实激动了一番,听闻这位大学期间曾是极具个性和想法的学生,究竟是如何颠覆“坏”学生的一般定律,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今天成为一名教师的?
在约定的时间、地点,我看到了周艳阳,小麦色的皮肤,炯炯有神的眼睛,亲切的微笑,浑身散发着“国际范儿”,我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几句闲聊,亲切感顿生,似乎找到了80后与90后的共同语言——个性。但是周艳阳的个性是极其稳重与成熟的,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着极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周艳阳坦言:“学校的课程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我想组织一套自己的课表。”她找来北大清华的选课本,找出有兴趣的课程,从中国古典文学到西方哲学史,从广告创意到演讲与口才,只要是她觉得对自己的发展有帮助的,她都会尽力去协调好时间。有时候时间实在协调不开,她会选择对自己重要的,而不是一味地服从学校的课程安排。她从来不屑于在学校里做个好学生,也似乎从来没在乎过成绩。
这位大学时代看似狂妄不羁的学生,其实是多么理智、有主见,她所表现出来的不服从学校安排,其实是有自己缜密成熟的计划。尽管如此,现在的周艳阳对自己大学时代的做法也是有深刻反思的。反观现在的我们,那点狂妄是何等苍白。
2004年,周艳阳赴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和博士学院,攻读建筑室内及展示设计研究。当时,很多人对于她攻读博士这一举动十分不解,因为那个时候设计专业有很少人读博,一般人都认为没有必要。但是周艳阳认为,正是博士期间的学习才造就了她今天的成绩。因为在博士期间,她不仅学会了如何去理性分析、判断各种理念,更学会了如何去提出一种理念。
那在国外的学习,她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欧洲博物馆参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