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题解答总结,抓紧收藏哦

天津尚学教育
2021-5-27 07:19:47 文/赵阳 图/蔡雨婷
点击上方关注【尚学教育官方公众号】
高考不是只凭记忆力就能完胜的战争,化学考试中做实验题更需要有解题技巧。对于高考中的综合性实验题,很多同学还没做题就开始抓毛。那么,解这种有实验流程的大题,要怎么做呢?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技巧;掌握流程,图文结合
读总标题
目的是什么,材料有哪些,题目给出了它们的哪些性质(信息),实验原理(方程式)。原理最重要,什么都离不开目的和原理。
读小题
瞄一眼大概是什么方面:填物质?步骤/物质的作用?计算产率产量等?新的设计?这些就是出题人的思路和题目的结构。
分析流程
分析流程,每一步在做什么,带入物质,写方程式,知道生成了什么、剩余了什么,又可能带来什么新的杂质。元素的“流向”是关键,开始的时候是需要花很久研究几道经典的题比如高考题,后来就发现规律了,思路、方式大致一样。
答题
填物质注意是名称还是化学式;
方程式可能有多个的情况。配平当然是得又快又准(这个到高三应该可以做到了);
常见的模版答案自然是积累,还有从各种资料提炼;
作用:在看懂流程的基础上,在明白物质变化的基础上,应该就不难了;
设计:结合物质的性质,考点其实是最基础的实验;
计算:知道物质的变化就知道最终状态下物质组成。前三条类型题目是送分题型。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注:文章与图片均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意想不到的福利
LOCATION:
尚学教育·和平学习中心
SUNSHOWEDUCATION
www.网址未加载
www.网址未加载
天津市南京路235号河川大厦A座28层
TELL:022-2705 6530
尚学教育·河西学习中心
SUNSHOWEDUCATION
www.网址未加载
www.网址未加载
天津市友谊路41号大安大厦B座8层
TELL:022-2705 7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