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科院爱岗敬业 Vol.39 | 永不放弃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2022-2-11 11:40:31 文/俞梓轩
三年前,我来到科院任教。那个时候的二号教学楼刚刚落成,我们几位老师成为首批入驻二教的“新业主”。刚来学校的时候,满怀热情。因为一切都是新的,新的学生、新的环境、新的同事。但工作一段时间后,长时间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让我疲惫不堪。轰轰烈烈的热爱终究会归于平静。学生常会问我:老师,你家离学校远么?我说:来回80公里吧。学生接着问:那一个月油费也不少吧。这时我陷入了沉思,确实没有算过这笔账。记得是上个学期,太太路修路,好走的路都堵死了。有一天,回家之后已经是晚上8:30。回到家后,只想在床上躺着什么也不做,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我这样付出值得么?
代课三年,完整授课的理论课超过了4门,光听听名字就够头疼了,《古文字》、《中国历代书论》、《训诂学》,可能只有《中国书法史》比较正常了。记得那年带17级《训诂学》课程。在接到教学任务后,整个人都蒙了,这是一个什么课程?不应该是文学院才开设的课程么?最后,通过研读了4本不同版本的教材后,才勉强融会贯通。更头疼的是《训诂学》试卷的编辑工作,对于一个外行来说,一共要出A/B两套试卷、重复率不超过30%,这真是一个难啃的骨头。那个学期,我成了教务处的常客,当我自我介绍我是美术学院王哲的时候,那位老师说你就是王哲啊,就是那个印试卷前一天还在修改试题的王哲?我只能尴尬不失礼貌的笑笑。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问问自己:我这么辛苦值得么?
然而,经过几年的工作,让我了解到科院是如何从一辆自行车发展成省内民办高校的领航舰。了解到科院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关键是有一大批爱岗敬业、以校为家,爱生如子的教职工。每次和同事们说起我的家离学校远的时候,有一位同事就会淡淡的说:那你是没有见过早上6点钟的迎新街。还有一位同事接着说:那你是没有见过凌晨5点半的阳曲县。是啊,我们也不会知道援疆的同事2200公里的回家路会有多么的艰辛。每每想到此,不由得脸上滚烫,自己的辛苦、自己的付出又能算的了什么。
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做永不放弃。讲述了一位脑瘫患者成为金牌销售的故事。他始终在脑海里刻有两个词,Patience和persistence那就是耐心和坚持。就是这两个信念,使这个口吃、有残疾的销售成为公司的金牌销售。正是耐心和坚持,让科院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走过30个年头。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庆幸科院给了我教师这个岗位,我无悔当初的选择。只要我还能够站在讲台上,我就一定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永不放弃的传承科院精神。一定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无愧于“科院人”这个称号。最后,祝愿科院如大树般守正刚毅、笔直向上、扎根大地、枝繁叶茂。
美术学院
王哲
今日小科|赵思雅 杨帆(美术学院)
编 辑|秦炜程
设 计|张锦勖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宣传处
欢迎广大科院师生踊跃投稿,每日15:00截稿
投稿邮箱:sxyykjxyxcc@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