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 | 2021高考地理备考建议:应以薄弱短板作为突破口

西安京翰教育
2021-5-04 22:01:30 文/马婉如
2021年起,“3+1+2”新高考方案,高考方式进入选择模式,语数英仍然采用全国卷,物化生史地政六科由各省自主命题,地理学科由全国卷回归自主命题卷,由综合卷变为单科卷,面临试卷结构、命题风格等方面的变化,对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1、2021年的高考复习,应以薄弱短板为突破口,师生相互配合,开展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随着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转变,高考复习中应加强和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和进阶思维(高阶思维)研究。例如运用思维地图梳理知识,进行意义记忆与理解,把握各知识点的纵横联系,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建构相关知识的网络体系,促进发展与培养学科进阶思维。 2、为了适应新高考复习与新课标学习,要注意以下策略的调整:一是主干知识复习要化繁为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各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建构相关知识的网络体系。二是根据国家卷综合题按“主题+区域+地理过程”命题思路,平时练习与阶段性考题的设计要追求主题探究,注重向纵深发展。三是注重校本作业与微专题指导,微专题应注意以核心考点及用图能力为突破口进行考查。 例如,在复习必修 I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之后,可设计“河流水体”“湖泊水体”“海洋水体”“地下水体”“冰川水体”五个微专题进行深度探究,通过搭建丰富多样的学习探究情境和生活实践情境,精心创设新颖问题,着重考查地理信息整理与加工能力、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辩证思维与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3、根据全国卷试题按“主题+区域+地理过程”命题思路,平时练习与阶段考试命题的设计要追求主题探究,进行解题策略与答题建模训练,其过程可揭示为:知识梳理建构——答题思路建模——正确答案整合——解题策略迁移。只要根据这一原理,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适当调整思维方式与解题策略,就能掌握迁移运用的基本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效果。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解读图文材料,科学审题。全面提取文字信息和图表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可以在文字材料中画出关键词,特别是图表材料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形、数据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其次,实现试题内容与储备知识间的内在转化。将试题设问内容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运用地理思维将知识重新组合、迁移转化,可以建立思维地(导)图和答题模板。 第三,答题条件清晰,规范书写。在高三备考复习阶段要训练表述规范、合理,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要讲究层次性、逻辑性,卷面要整洁、清晰。能够多角度、条理清晰地表述,学会分点作答,不能泛泛而谈。规范书写,不能写错别字,字迹要求工整。
惊喜活动-99元/4小时一对一精品课扫描下方二维码输入姓名+电话+年级,即可获得领取资格(前20名还可获得复习资料一套)。
成功不是凭梦想和希望,而是凭努力和实践。距离考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小伙伴们,如果你的成绩不好或中等偏上,但想要在考试前突破成绩,想要取得令家人骄傲的分数,最适合大家的学习方法就是报辅导班,主要原因是辅导老师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于小学、初中的知识点了解的十分透彻,有这样的老师帮助大家,大家的成绩一定会进步的很快。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