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师作品零距离接触————必优艺考崔振宽美术馆之行

汉中必优艺考
2021-1-03 09:44:06 文/施若熙 图/郭敏
和大师作品零距离接触————必优艺考崔振宽美术馆之行
万众瞩目的于小冬艺术展在崔振宽美术馆开启,早在之前的宣传预告中我们已经强烈的感受到了这股艺术的冲击,带着这份期待和热情,2020年12月17日必优艺考也组织了小将们前往美术馆进行观展,让我们一起和2020的于小冬作品展来次“定期而遇”吧。
于小冬个人简介: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美协会员
1963 年生于沈阳市。
1984 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系。自愿申请进藏工作。
1984 年-1997年任教于西藏大学艺术系。在西藏有13年的生活经历。
1986年《佛像》获“中华杯中国画大赛”优秀作品奖。
1994年《维米尔构图》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
1997年《自画像》《被丢弃的泥塑》入选中国当代素描艺术展。
1997年《金瓶掣签》获西藏自治区政府珠峰奖。
1999年《一家人》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建国50周年天津市美展一等奖。
2002年《宁玛僧人一家》获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全国美展(天津)金奖。
2002年主持并独立完成国家教委课题《 藏族绘画风格史研究》。
2003年《渡》入选“跨越新世纪-第三届全国油画展”(分省展)(优秀作品展)。
2004年《转经道之红》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铜牌奖。获天津市美展金奖。
2005年《渡》应邀“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
2006年《佛灯》应邀“精神与品格——中国写实油画展”
2006年中央电视台10频道《人物》“干杯 西藏”
2009年《考前班》获天津市美展金奖
当年我在书里写到, “素描摞起来,过了腰是高手,过了头是大师”。一句戏言,没想到,还真有网友问,“您的素描摞起来有多高”,于是把方便测量的近十五年小素描搬出来,我用尺子量了一下,75公分高。推算一下,从少年宫学画算起,各个阶段留下来的和散轶的,大大小小的素描加在一起应该过肩膀了。尚没过头顶,我还需努力。
——于小冬
《于小冬素描/速写作品展》西安站,汇集了从1996年到2019年的300副作品,是从3000多副素描中精选出来的代表作品。全国巡展时间持续两年,巡回全国多座城市。必优艺考画室的老师们已经提前到现场打卡,为学生们的看展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必优学子在于小冬展览中参观学习的一天。
对于于小冬教授,相信很多美术艺考生都不会陌生。将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展馆。我们来了,我们一定会记住这充满艺术与灵感的地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美术展览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一种有效的艺术实践活动,也是新时期美术教学多样化的体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美术馆、展览厅,在特定的艺术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欣赏、观摩、领悟,对于学生审美意识、鉴赏水平、创造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临考前带学生们去参观这样的大师作品有利于稳定心态,提高素养以及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丰。
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美术展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教室里完成,而必优将教室搬到大师作品下,不局限于教材书本和固定的教室,通过老师讲解大师作品让学生们快速的提高。美术展览即是艺术作品直观的呈现,浓郁的艺术氛围必会感染学生。以美育己,快乐成长,这正是我们所欣赏的艺术熏陶和大力倡导的情境教学。
(学生现场临摹加深学习记忆)
(于小冬教授部分作品)
于小冬教授画展参观游学圆满结束。必优全体师生合照留念。
最后,祝愿我们必优学子们考试顺利,在联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