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考心语 | 《艺考指南》阅读解析

上海招考
2020-12-24 19:06:32 文/薛岩 图/董翔宇
图 / 视觉中国
《艺考指南》阅读解析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刘玉祥
上海艺考季从12月5日拉开帷幕。五大类别中,编导类和美术与设计学类考生已经完成市级专业统考,开始盘算自己的本科胜率;表演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类、音乐学类的市统考虽然还未来临,但相关考生同样迫切希望尽早知晓达到怎样的成绩才能冲刺理想志愿。在距离秋季高考还有半年时间的今天,考生的真实成绩尚未产生,解答此问题的一大有效帮助是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编写的《202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艺术类专业(系科)考生报考指南》(以下简称《艺考指南》)。
一些已经阅读《艺考指南》的考生和家长表示书中内容丰富、数据详实,但由于首次接触高考,对相关政策不甚熟悉,因此存在理解困难,希望得到导读指引。本期“沪考心语”就此情况进行解析,建议相关考生和家长对照《艺考指南》理解本文。
《艺考指南》详细列出了2020年秋季高考在沪开展艺术类招生的大部分院校各类别相关数据以及上海本地院校的2021年艺术类招生信息,是相关考生志愿选择的权威参考资料。2020年的数据据实生成,不存在任何变化;2021年的信息由各招生院校提供,由于距离实际招生还有半年时间,不排除发生微小变化的可能,考生实际填报志愿时应以届时拿到的招生专业目录所呈信息为准。
第1页
第19页
第20页
《艺考指南》第1至18页内容主要针对考试而言。考生倘若还没有完成相关考试,应当仔细研读其中“实施办法”和“日程安排”。第8至18页的“2021年考试招生概况”值得所有艺术类考生关注,尽管目前只汇总到上海本地招生院校的信息,但已能让考生感受到大致轮廓。愿意就读上海本地院校的艺术类考生可以通过浏览“2021年考试招生概况”初步寻找到本人感兴趣的院校与专业,了解报考分别需要参加全市统考还是学校校考。如果想进一步了解相关院校与专业的详细情况,可以对应阅读第73至218页“艺术类专业(系科)招生简介”中相关内容。但这些都不能作为最终判据,最终判据是相关学校过段时间在本校招生网站(参阅第227至228页)正式公布的招生简章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于2021年6月编写的招生专业目录。有意向报考外省市艺术类院校、专业的考生在《艺考指南》上获取不到2021年的有效考试招生信息,需要自己到拟报学校官网(参阅第229至230页)查找。
第19页呈现的是2018至2020年艺术类招生统考项目的高考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本科”均按普通本科控制线的65%生成,“专科”均划到了最低要求。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是录取艺术类统考项目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同院校、不同类别的实际录取线通常要高于、甚至远高于这一控制线。2021年起,根据教育部要求(见第219至226页《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特别是第223页第4点内容),艺术类本科统考项目的文化控制线提高到普通本科控制线的75%,意味着高考成绩300分以下者基本本科无望。不过,如果考生在专业校考中取得优异成绩,那么即使文化成绩低于这一分值,仍有录取校考项目的机会。
《艺考指南》第20至72页呈现的“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类各专业录取人数及考分”是相关考生将来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需要结合第231至261页各类成绩分布表一起阅读。这些数据非常“烧脑”,“专业最低分”“文化最低分”“投档最低分”等等各种不可或缺的概念可能让人看得云里雾里。考生首先要“对症找药”,明确自己打算报考哪些学校,没有校考成绩的考生无需关心、理解顺序段数据。
顺序段是上海艺术类本科招生的特有概念。《艺考指南》仅列出了上海本地院校顺序段录取情况,外省市院校顺序段录取信息需要到相关学校官网查询。因为各校校考成绩的考试科目、组成结构不同,因此“专业最低分”相互之间并无比较价值。“文化最低分”正常是指按满分660分计的该专业上海录取考生中文化成绩最低者的分数显示,但上海戏剧学院等校另有算法。考生可将本人成绩按报考院校、专业的折算公式折算后与2020年的最低折算分(不同院校有不同名称,如:综合成绩、最低总分、最低合成分、最低综合分等等)进行比较,不过由于顺序志愿招生特性,这一比较可能价值不大。报考顺序段,最重要的是理解拟报院校的录取规则,知晓专业分和文化分的权重,以及其他刚性入门要求。
平行段是招生大头,多数艺术类考生在平行段完成录取。平行志愿“高分优先,依次投档”的特性决定了平行段的往年数据参考价值比较大。不同类别的考生都要关注三个数据,一是“录取数”,二是“投档最低分”,三是“位次”。“录取数”要结合2021年招生专业目录所呈该院校专业组的“计划数”分析,如果两者接近,那么可以正常看待2020年的相应“投档最低分”和“位次”;如果2021年某个院校专业组“计划数”远小于2020年相应“录取数”,那就要理解为这个院校专业组“减招”了,其2021年录取成绩可能提高,看其2020年“投档最低分”时要添加若干分,看其2020年“位次”时要减去若干名次;2021年某个院校专业组“计划数”远大于2020年相应“录取数”的情况是考生非常愿意看到的,但一般不会发生。
平行段中,同一类别的不同院校专业组“投档最低分”具有相互比较价值;不同类别分数折算公式不同,因此跨类别比较没有意义。“投档最低分”显示为小数点后四位数,是为精确投档所设,对填报志愿的参考价值不大,考生一般比较到十位数即可。院校专业组上显示的是“投档最低分”,专业上显示的是“最低录取分”,如果该院校的录取分计算规则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投档分计算规则一致,则“最低录取分”显示具体分值;如果两者不一致,则“最低录取分”显示“按学校专业录取规则折算”。志愿比较与“最低投档分”密切相关,考生选择志愿时可以相对淡化“最低录取分”。
在填报平行志愿时,“位次”的参考价值大于“最低投档分”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在人数较少的统考类别中。倘若不同届的考生总体实力存在较大差异,那么下一届的总体成绩分布就会和上一届不对应,招生人数较少的院校、专业的实际“最低投档分”可能与上一届迥然不同。相对而言,“位次”要稳定得多,依据“位次”进行判断更加有效。不过,2021年的“位次”要迟至高考成绩公布之时才能生成,当前只能根据“投档最低分”并结合本人成绩情况开展预判分析。
最后,还要帮助考生和家长纠正对《艺考指南》之外另外一组相关数据的认识。有特别关注艺术类招生的家长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网上查询到2020年艺术批次平行段的院校专业组投档分数线,发现除了标识“投档线”(即“最低投档分”)之外,还有一栏列出许多分项分值的“末位投档考生对应成绩”。比如,在音乐表演-声乐类别中“同济大学(F1)”显示出如下成绩(见表)。
家长对此不太理解,询问是否录取“同济大学(F1)”,除了投档成绩要达到509.4200分之外,还要满足“末位投档考生对应成绩”中各分项成绩的要求。这一认识有误,表中呈现的是2020年投档到“同济大学F1”这个院校专业组中投档成绩最低的一名考生的各科实际考分,列出“末位投档考生对应成绩”的目的在于让填报该院校专业组志愿且投档成绩同样为509.4200分的其他考生据此判断自己是否投档成功,并非要求各科都达到表中所呈分数。在上述数据中,对2021年考生选择志愿有参考意义的仅为“投档线”一项。各校的该项信息已在《艺考指南》中以“投档最低分”形式向考生呈现。
内容来源:上海高招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