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崛起!这三位科学少年了不起

上海教育
2020-11-23 08:10:12 文/潘玥婷 图/池雨婷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微信号:jybxwb)
你读中学的时候在干嘛?这三位中学生已经会自己动手开展研究、发明产品,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了——杭州初中学生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大外婆发明认人神器“勿忘我”,上海九年级学生为解决湿垃圾倾倒难题发明专用垃圾袋,17岁女生研究大闸蟹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称号……他们的发明和研究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和小育一起来看↓↓↓
陆原:
关爱老年人,发明“勿忘我”认人神器
陆原是浙江杭州的初中学生
对他非常好的大外婆
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
经常想不起他的名字
今年暑假
陆原给老人做了一个智能项圈
还取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勿忘我”
该项圈通过人脸识别
帮助“大外婆”认人
还可以根据紫外线强弱
判断患者在室内还是室外
如果在室外超过20分钟
便会提示“回家”并报出家庭住址
陆原表示
从构思到作图、编程、设计、打印
全流程大约用了半个月
除3D打印外,其余都由他本人完成
画图和编程、建模,老师都教过
他五年级就接触编程
设计中的人脸识别模块请教了老师
智能项圈“勿忘我”引发热议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医师李霞认为
陆原的发明对记忆障碍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有帮助作用
更重要的是
“对家人的关爱”是一个好榜样
施源:
践行环保理念,发明新型湿垃圾分类袋
施源是上海市文来中学九年级学生
热爱发明创造
上海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后
湿垃圾在用手破袋时有异味、易脏手
他决心发明可以自己破袋的垃圾袋
经过反复实验
先后4次改良
终于发明一款新型湿垃圾分类袋
并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实现了从发明到量产
用实际行动传播环保理念
倡导垃圾分类
该创意入选上海市
生活垃圾分类示范优秀案例
在第35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
获一等奖
并申请了专利
李依庭:
研究大闸蟹innexin蛋白,获顶尖科学家大会颁奖
近日,杭州第二中学高二学生李依庭
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上获得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优秀小科学家”称号
出席此次大会的还有
包括61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
近140位诺贝尔奖、图灵奖
菲尔兹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等
全球顶尖科学奖项得主
以及从全国遴选的55位科学少年
李依庭在论坛上分享的课题是
《中华绒螯蟹精巢连接蛋白innexin的基因克隆与分析》
这也是生命科学史上
对中华绒螯蟹(即大闸蟹)innexin蛋白的首次研究
被认为有很高价值
对于女儿的培养
李依庭妈妈表示
没有给孩子报过培训班
每个周末都带女儿在外面玩
比起学习成绩
李依庭妈妈更关心女儿的情绪
和女儿的相处就像朋友一样
“她在小学一年级时候跟我说过
要成为袁隆平先生那样的人
她有这样的理想
我就支持她”
热爱发明、积极创造、醉心科研
小小科学少年
加油
未来之路
继续探索吧
编辑:张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