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复学,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建议家长、学生可以这样做

上海教育
2020-4-26 19:47:14 文/饶雨彤 图/吴雨彤
来源:上海学校心理
4月9日,上海市返校开学时间及部分教育考试安排确定;4月20日,上海非毕业年级分批返校开学安排确定。上海广大的中小学老师、学生即将根据安排,有序回归久违而亲切的校园。
那么,回归校园,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以下是来自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的一些建议。
家长:陪伴孩子,鼓励支持
1.疫情让我们深刻而丰富地理解了家的含义。此刻,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心态变化,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确保孩子返校复学准备期间劳逸结合,保持适度运动,保证睡眠,作息逐步与在校学习时一致。
2. 返校复学,孩子需要家人的支持。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面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孩子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孩子和老师、同学互动,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与班主任老师及时沟通了解返校复学的相关要求,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
3.孩子在抗疫中成长,在自我觉察中发展。当等待复学期间出现亲子冲突、争吵时,家长要冷静,分析出现的原因,事后与孩子多沟通,多体察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同时也要指导孩子控制和调节情绪,改进亲子沟通方式,建立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静观其变”也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4. 处在升学毕业或就业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中、高考与就业压力或过度焦虑,此时,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要以平和的心态和孩子沟通,提供相应的生涯指导和情感支持,了解孩子焦虑背后的原因,鼓励他们面对问题、寻找方法,学会处理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陪伴是最好的爱孩子的“告白”。
5. 如果孩子在当前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心理困惑与问题,家长要与他们共同面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有需要可以及时联系班主任和心理辅导老师,必要时向社区、以及专业医疗机构和心理中心求助。
6. 如果孩子出现网络依赖游戏成瘾,无法静心、自觉进入到正常的学习轨道,家长要引起重视,保持理性,与孩子耐心沟通,协商解决办法,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教师的帮助。
学生:面对挑战,积极应对
1. 当你还在迷茫时,不妨提醒自己:“该醒醒了”,居家学习即将结束了,要回归熟悉和久违的校园了。你要做的是,花一周左右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生物钟,逐步与学校作息时间同步。
2. 返校学习,每个学生都面临相同的问题。为了做好准备,你可以积极主动了解返校复学的相关要求,做好防疫、学习心态和作息习惯上的准备,树立学习目标,列好返校复学后的学习计划,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返校学习。
3. 虽然同学们即将返校学习,但疫情并没有结束。因此,返校复学后出现各方面防疫要求严格、上课学习适应慢、心态波动大等情况,都属于正常状况,请与老师、同学、家长等主动沟通,相互支持,老师、家长和学校都是你的强大后盾。
4.“恐惧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忧虑是因为我们有前行的目标。”麻木与放任才是最可怕的敌人。目前还是防疫期间,依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出现紧张、焦虑、失眠等状况时可以告诉家长、老师等,积极主动寻求帮助和心理支持。
5.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电脑网络是你们居家学习的好伴侣。但如果你对电脑、网络、手机等形成了依赖,不妨做个情境隔离,回归一下传统的生活,让自己通过纸质阅读、室内运动、绘画书法、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转移注意力,或者通过家人的监督、向心理老师求助来加以克服。
6. 如果你是毕业班的学生,或许会因为中考、高考或就业存在一定焦虑感,有时甚至会感到无所适从。这种情况多数人都会碰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压力就像弹簧,只有自己积极面对,寻求老师、同学和家人的支持,加上国家对你们的重视,相信一定会渡过危机。
健康是最大的本钱,安全是幸福的基础。
“活在当下”就是让每一天都过得精彩和有意义。无论面临怎样的学习困境,国家和白衣天使给我们已经做了最好的示范。让我们树立目标和信心,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相互鼓励,以良好的状态迎接返校复学。
编辑:马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