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Uers,这份寒假防护指南,请查收!

东华大学
2021-1-28 22:18:46 文/邵思琪 图/杜雨婷
@DHUers,寒假模式已开启
保护你我他,安全要牢记
这份假期防护攻略
快查收!
↓↓↓
01
假期留校
(1)寒假期间,校园实行控制性开放管理。留校学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安排,非必要不离沪,离沪须进行申请审批。住宿学生当日不回校,须进行申请审批。申请审批手续通过企业微信小程序执行。非本校人员未经审批一律不进校,坚决杜绝留宿、借宿等情况。
(2)进校严格落实进校“三步核验”身份核验措施,确保身份核验、测温、健康码和通讯大数据行程码正常。
(3)加强自我健康管理,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学习科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主动与家人联系,报告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及时完成 “每日健康打卡”,若体温≥37.3℃,或出现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应戴好医用口罩,第一时间向辅导员老师报备并及时就医。
(5)原则上不参加大卖场、菜场、冷链等大量人员流动或人员密集等高风险的勤工助学岗位,确有需要可向学校(学生处)申请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在外实习实践过程中严格做好健康防护,自觉落实好 “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社交距离”防疫三件套。
02
离校返乡
(1)学生离校前通过新学工系统精确登记寒假去向,包含日期、目的地、交通方式等关键信息。寒假期间去向如发生较大变化,需及时在系统里修改保存,确保系统数据实时准确。
(2)寒假期间学生离沪以“返乡探亲”为主,家在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区)或当地已出台管控措施的学生,原则上以留校为主,所有学生非必要不出境,不前往国内外中高风险地区。
(3)返乡及外出途中自觉落实好防疫“佩戴口罩、个人卫生、社交距离”防疫三件套,妥善保存行程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密切接触者调查。
(4)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及时完成 “每日健康打卡”,若体温≥37.3℃,或出现乏力、咳嗽等症状时,应戴好医用口罩,第一时间向辅导员老师报备并及时就医。
(5)正确认识国内外疫情发展态势。及时了解学校和家乡的相关信息,主动配合学校及所在地疫情防控工作,随时关注中高风险地区变化情况(以“国务院客户端”微信小程序发布为准),如身处中高风险地区需第一时间向辅导员老师报备。
(6)学生返乡后应尽量减少流动、聚集,如确需离开常住地所在地市须进行报备。报备手续通过企业微信小程序执行。
(7)增进与家人交流互动,感受幸福的家庭氛围,科学安排学习研究任务,提升专业学习和知识储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收藏好“防护路线图”↓↓
03
返校准备
(1)学生原则上不得提前返校,学校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制定并发布返校通知,学生须根据返校通知的具体时间安排返校。开学前14天开始自觉居家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2)特殊情况需提前返校的学生须提出申请审批,并严格执行以下要求。
对所有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区、市)(不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一律实施14天隔离留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入校;
从国(境)外返沪的学生,经过14天的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阴性后,继续做好7天集中健康观察无异方可进校;
来自或途经过去21天内从疫情中高风险调至低风险地区的学生,要进行7天集中健康观察,期间合理安排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方可进校;
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阳性者、疑似病例以及密切接触的学生,暂不返校,直至康复后1个月,且学生本人核酸检测为阴性方可进校;
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暂缓来沪返校。
寒假期间,主动构建起相互关心的网络,提高心理危机防范意识,有困难一定及时向老师同学和亲人朋友求助。
如有需要可以联系:
学生处值班电话(周一至周五):67792431
学校心理邮箱:xinli@dhu.edu.cn
24小时心理热线:
上海市心理援助热线:12320-5
长宁心理服务公益热线:80110808
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4009678920
春节期间,还要时刻铭记“防疫九个不”↓
寒假里也有温暖的守护,
注意防护、快乐度假!
来源:东华大学学生处
图片:健康中国、人民网、央视新闻 等
责编:骆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