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备考技巧,看完这篇,分数马上增加30分!

烟台捷程教育
2021-4-17 09:53:52 文/田泽洋 图/康睿淼
中、高考越来越近,还有很多同学没有进入备考的状态而烦恼。
面对中、高考这类大型考试,就像战争一样,想要打赢这场战争,就需要更高层面的战略眼光,也就是具备“战略性思维”。
简单的讲,就是思考怎么备战中、高考之前,要先想好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了这种更高层次的视野来面对大考,再具体到每个细节上,备战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为了方便阅读与分享,文章结构做成了清单的形式,我们先讲战略层面,一共有3点。
冲刺阶段要考好,而不是学好
虽然我们知道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真正的知识,而不是应付考试,但是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再去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已经来不及了。
如果有些知识在高中三年,初中三年还没学懂得话,就不能指望在最后的这个阶段学会了。
即使通过复习,似乎掌握了这些知识,但也只是了解皮毛,遇到稍微变通点的题就做不出来,或者做错。
因此,在最后的这个关键时期,孩子的学习目标不是去复习那些自己难以掌握的内容,而是要保障能发挥出该有的水平。
制定得分战略,别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任何考试都有很多送分的题目,对于不同水平的人,送分的题目数量会有差别。对学霸来讲,90%都是送分题,对普通学生来讲只有60%是送分题。
但是不论自己是什么水平,那些送分题都是应该得到的西瓜,必须要100%地保住。保住95%,甚至99%都是不够的。
很多学生送分的题目做错了,只是简单的归结于粗心。其实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又非常愚笨的想法。
粗心的背后是有很深层的原因:
基本内容看似简单,其实根本没有掌握好。
题目本身就看错了或者理解错了。
做题方式不对。
现在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把基础的内容赶紧补一补。保住了送分题,就保住了根本。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考不了高分的同学,最后大题、难题,不要浪费太多时间,把时间花在那些努力一下能做出来的题目上,是一个不错的战略。
各科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虽然在日常学习中,要把每门课学好,但是在最后阶段复习时,只能是哪门课容易突击得分,就把时间花在哪门课上,而不是简单地在成绩不好的课上多花时间,需要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提高其他课程得分。
战略层面讲完了,我们接下来讲一下具体的战术操作。
一共有15条,一定要收藏好。
1. 做题要有一个好习惯。不要在试卷上涂得乱七八糟,高考阅卷老师的压力非常大,没有时间看乱七八糟的解答。很多同学写的很乱,是平时养成的坏习惯,这种着急的做法会害了自己,可能会把能做好的题目做错。所以最后这段时间不妨把做题习惯改一改。这样很容易就能多出十来分,比怎么辛苦复习都要管用。
2. 夯实阶段尽可能地做一些历年高考的真题,这些题质量最高。不要去刷量,牢牢记住,做题的目的是提高解题能力,而不是练到条件反射。
3. 调整复习策略。再怎么重视基础,也不为过。高考能笑到最后的一定不是解难题高手,而是看谁的基础更扎实、谁的发挥更稳定、谁的理解越深入,“稳、实、牢”是取胜之道。
4. 临近高考的阶段,重点扫一遍错题本,或者一些归类过的核心难点。
5. 考试时不要恋战。在考试时出现做题卡壳是常有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坚决跳过去,很多同学,特别是学习好的同学,总希望自己做题一帆风顺,但再好的学生难免会有遇到麻烦的时候。
6. 不要在乎排名,不要因排名而影响情绪,因为这不是决定性考试,而且因为老师需要像照X光片那样探测各种可能性,所以每次测试的难度设置都会不同。
7. 测试后和老师主动沟通,确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评估目前与目标的距离,设计通向目标的成长路线图。
8. 要敢于将自己的学习短板主动晒在老师面前,尤其是自己的学科短板(比如语文相对好,数学比较弱)、知识短板(比如表达能力比较好,计算能力比较弱)和考试短板(比如容易在考试时出现的不稳定状况)等,有利于与老师一起形成“一位学生一种个性化解决方案”。
9. 找几个相对固定几位学习伙伴,一起梳理知识体系,在碰撞中相互启发。因为能够清晰地讲给别人听,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10. 把自己学习的小秘籍、小妙招及时与同伴分享,千万不要自己捂着生怕别人学去了超过自己,相反你的每一次分享都是你快速反思、再次强化的过程,没有什么比持续进行自我反思对成长的帮助更大的了,而且你把好经验与同学分享还能获得越多的正反馈,这样对提升自信心非常有好处,当然你也能收获好人缘。
11. 要让自己的生活有序化。把自己的复习环境布置得温馨有序,把那些容易导致注意力分散的物品,放到自己很难接触的地方去。
12. 调整学习节奏,与高考保持一致,保证自己在每天的9:00-17:00能有充沛的精力和专注力应对学习。
13. 拼体力,不熬夜。备考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后期拼的一定是体力,将时间全部留给书桌常常适得其反,尤其不能熬夜打消耗战。
14.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运动,这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运动不但使人放松,也能增加学生的记忆力和专注力。将体育锻炼置于多米诺骨牌的前端,通过时间管理,每天保证一小时的运动量(最好能出汗),以推动整个备考期间的身心健康,这一点特别关键。
15. 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经常对自己说三句话“我能面对”“我必须面对”“我没有什么面对不了的”,这样可以逐渐形成积极心态。
最后,还得跟家长多说几句,到了临近高考阶段,很多家长的心理就变得很不成熟了,甚至比孩子还要不成熟,一旦孩子的成绩有点起伏,吃饭也吃不下,睡觉也睡不着,甚至还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大家想一想,高三的孩子学习是非常紧张的,尤其是那些对自己有要求,有梦想的孩子,他们考试没考好会更紧张,这个时候,家长也因为成绩出现了一点波动,没给孩子好脸色看,这种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子,孩子就会更加不知所措。
当然,也不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
这个时候家长应该要做的是,跟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不要着急否定孩子,更不要说一些针对孩子的话,应该像朋友那样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鼓励他再接再厉。
更多精彩文章
●@2021届山东艺考生,统考结束后的我们如何做出最优选择?
●感觉统考没考好?教你最大概率被录取!
●【捷程内修季】“桃李杯”以赛赋能,聚焦个性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