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乐学校|如何与青春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父母需要注意这些细节!

伯乐文化课培训学校
2021-1-31 17:15:40 文/苏智源 图/丁辰逸
青春期,也被称之为叛逆期。而初中生是孩子叛逆期的高发期。
几乎所有的家长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与孩子沟通的困惑,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特殊时期,同时也是家长最为头疼的一个阶段,如何与青春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家长们需要学习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青春期意识
青春期孩子的抵触情绪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不用特别紧张。作为家长,想要正常地与孩子交流,就要了解他们这个时期的特点。
第一、独立性增强。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变得“有主意了”。
第二、情绪两极化。青春期孩子情感浓烈,热情奔放,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
第三、心理加上“锁”。孩子进入青春期,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会出现“心理闭锁”的现象。
第四、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此时,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孩子,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
如何沟通
1、提前准备
家长应提前做好迎接孩子进入“叛逆期”的心理准备,小高至初中阶段的孩子,一般在11-16岁为青春期,也称叛逆期。所以,家长一般需在10-11岁左右开始需要有心理准备。比如:预先看一些有关青春期家庭教育的相关书籍资料,同时关注孩子的青春期哪天突然到来,则有了心理准备。
2、家庭全员配合,做好思想准备
父母有心理准备还不够,需要家庭全员参与,包括爷爷奶奶、兄弟姐妹以及孩子本人,这样才可以通过全家共同帮助到孩子良性度过青春叛逆期。
3、充分信任
信任会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并会让孩子有信心做得更好。
4、“尊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中国往往会存在“家长制”的传统教育方式。也就是:在家什么都由家长说了算;在学校什么都由老师说了算。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却对这种方式强烈反感。所以,家长必须知道,并学会适应并接受“孩子已经长大了”的事实,需要学会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和有私密的空间。比如尽量不去偷看孩子的日记了。
5、把叛逆期的孩子“当作朋友或同事”对待
就好像,您没有权利对你的同事朋友大呼小叫、您不能帮你的同事朋友决定任何事情,只有建议权。让孩子产生“我已经长大了“,并满足孩子希望家庭对他由“命令式”改变为“平等相待”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用心与您和平相处,跟你说心理话。否则他会视您如敌人一样地与您抗衡。
6、维护形象和尊严
对孩子的不足和过错,不要在外人面前随意评述,这会让孩子觉得没面子而对父母产生反感。
7、注重孩子感受
凡事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遇到不愉快或委屈的事情,应该适当安抚。
8、切忌唠叨
对于同样一件事情,说得次数多了,肯定会让人烦,也会激起孩子“你越不愿意让我做,我就越做”的心理。
9、适当放权
对孩子有能力做的事情,应该让他们试着自己处理,给予他们管理自己和独自处理问题的机会。
10、议事表决
对于家中的一些事情,应该引导孩子参与决策,这会增强孩子对家这个概念的理解和感受,也会让孩子因有发言权而拉近与父母的距离。
伯乐艺考生文化课集训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