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 2021青岛中考、自主招生新消息!

青岛新铧教育
2021-1-31 16:40:25 文/卢悦 图/郝宇航
随着寒假临近,2021年中考招生大幕即将全面拉开。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2021届中考生及家长心中对于中考以及中考自招的问号比往年更多一些。
2021年中考自主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
第二学期时间紧任务重,如何高效利用寒假时间准备自招考试?
寒假中复习重点是什么?
扫码进入“2021中考自招交流群”,小编将持续带来各校自招政策详解及历年自招真题。带你利用好寒假,备战自招考试!
看这里
扫码添加小助手
备注“自招”
预测一:自招人数再迎扩招
近几年来,青岛中考自招计划数年年看涨,2021年中考自招扩招也势在必然。2021年秋,青岛58中高新校区将正式开启招生,58中的自招计划数大概率会大幅上涨。另外,青岛9中、19中均透露了学校考虑增加自招计划数的打算。
近年自招人数
2018年青岛市内四区中考自招1060人,普高招生9710人,占比近11%。
2019年青岛市内四区中考自招1686人,普高招生11200人,占比15%。
2020年青岛市内四区中考自招2291人,普高招生13300人,占比17%。其中一类优质高中(二中、五十八中、一中、九中)共招收500人。实验高中自主招生人数也增加了一倍。
2020年,除新招生的二中院士港分校之外,几乎全部爆满。其中二中、五十八中、九中、一中报名人数纷纷破千。实验高中、三十九中等自招报名人数也逼近千人。在360分的评价体系之下,自主招生成为不可忽视的升入优质高中的重要途径。2021年,自招将热度不减。
预测二:总体稳定,局部调整
今年是青岛新中考的第二年,考虑到政策延续性,今年各个学校的自招政策大部分也将延续去年的政策,整体上将保持稳定,对于学生及家长而言,去年政策的参照性很大。
自招科目及分数
2020年,各优质学校的自主招生采取笔试、面试(或专业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录取方式,淡化笔试,自主招生学校的招生考试不考语数外三科,只从物理、化学和历史学科里选不超过2科进行考察。2021年大概率将继承这一考察形式,故而有意向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应该提前做好相应学科的知识储备。
另外,局部的调整也是存在的:
青岛68中去年采用的是综合面试的形式,今年学校则考虑在自招中纳入笔试,考察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
青岛2中分校透露,今年自招录取时可能降低对第一组合的要求,降至C等级;
青岛19中透露,自招最终的录取中可能加入自招成绩的权重。
建议:中考抉择要带入高考视角
2020年,全市普高率68%,市区普高率71%。2021年,青岛五十八中高新校区、青岛五十八中西海岸分校、青岛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青岛启迪中学将会投入使用、预计增加学位2900余个。普高率定会进一步提升!
普高率提升,中考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以前的目标是上普高,而现在,选择一所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校,变得更加重要。面对中考,学生及家长也应放宽视角,在全面了解新中考、新高考等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理性抉择。
夏季高考VS职教高考
2022年,山东职教高考(春季高考)本科招生计划将从2019年的1万人增长到7万人。需要了解的是:本科招生计划总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职教高考扩招6万,对应着夏季高考本科招生计划缩减了6万。同学和家长应把握政策利好,看清“此消彼长”,在夏季高考与职教高考之间做好考量。
自招科目及分数
新高考六选三的情况下,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学科优势的空间。换句话讲,新高考更加强调学科特长,如果孩子本身的学科特长叠加学校的强势学科,势必在高考中更具优势。
因此,也建议学生和家长,在常规了解各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升学、吃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外,也要多加考虑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势组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青报教育在线
具体招生政策以教育局正式文件为准
往期精彩回顾
【Middle School】|中考政策:2020年青岛中考政策变化大汇总
【Middle School】|青岛市考区划分、各区可报考学校盘点(含跨区)
【Middle School】|普高率=公办普高率?青岛普高率到底是多少?
青岛市内四区学生考优质高中难度比其他区域太大?教育局回复!
青岛教育局回应:青岛中考政策是否修改?普高试点开办综合高中班?
【Middle School】|青岛中考体育评分标准来了!(附政策分析)
【Middle School】|体测发挥不好?影响中考?青岛体育中考政策答疑高考20种升学途径盘点,低分上名校机会竟然这么多!!【Middle School】| 青岛市内四区自招解读(含考试科目及录取情况)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