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材学校卫生清洁消毒手册

青岛优材文理培训学校
2020-11-13 00:36:46 文/徐漫远 图/池雨婷
办学场所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
室内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 3 次以上,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教室可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 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同时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新型冠状病毒对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敏感。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高温 56℃ 30 分钟),75%乙醇、苯扎溴铵、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室内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l 小时,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3.化学试剂消毒:房屋经密闭后,以 2%过氧乙酸溶液(8ml/m3) 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 30 至 60 分钟。
(二) 室内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50mg/L-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 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可用有效氯 250mg/L-500mg/L 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 30 分钟;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使用过氧乙酸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皮肤及粘膜不得直接接触消毒剂,防止腐蚀皮肤。消毒区域应无人,防止因消毒液气溶胶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喷洒消毒后密封30 分钟后开窗通风。使用健之素泡腾片时除上面注意事项以外应注意不得和洁厕灵等酸性物质混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四) 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 5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密闭 30 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洗手池、便池等每天至少清洗并消毒 1 次;不同场所的抹布、拖把要专用并有标记,不要混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每天至少消毒1 次。可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 30-60 分钟。卫生间地面、墙面可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拖地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 分钟。
二、随时消毒
培训机构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人员应立即隔离,上报属地疾控部门,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口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1.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日常性消毒。
2.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 I0000mg/L 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2000mg/L 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 2 米,作用 30 分钟建议擦拭 2 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00mg/L-2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 2-3 遍的擦拭消毒。
三、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培训机构场所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 19193-2015)组织进行终末消毒。
四、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一)手消毒剂。
多为含酒精、过氧化氢或复配成分的免洗消毒剂,取适量的手消毒剂于手心,双手互搓使均匀涂布每个部位,作用时间 1 分钟。
(二)75%乙醇。
常见酒精有 75%和 95%两种浓度,75%的酒精可用于消毒,95%的酒精用于酒精灯或者清洁镜头等,消毒效果不如75%的酒精好。
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因有较强刺激性,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直接使用不再稀释。
(三)碘伏。
药店购买的碘伏一般为 5g/L(W/V),可直接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
(四)84 消毒剂。
84 消毒剂是常见的含氯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