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眼金睛】警惕开学"陷阱"

青岛理工大学招生
2020-6-19 12:05:14 文/江瑾瑜 图/冯婉如
热心帮忙
1
一些骗子会在车站或者学校冒充新生接待人员,假借帮忙的名义,看守行李,实则借机偷走行李。对此,新生们可以通过观察发现骗子们的“马脚”。首先,迎新的工作人员都会穿统一的学院服装,并且会佩戴工作证;其次,遇到过于热心的“师哥师姐”,要注意,他们可能就是别有用心的“帮手”。
放有贵重物品的箱包要自己拿
冒充老乡
2
骗吃骗喝,骗钱骗物的“老乡”,通常会假借帮忙找兼职等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行骗。
这类骗子通常会先和新生套近乎,骗取信任,最后盗走学生财物。对陌生人要想办法确认其身份,不要轻易相信,也不要轻易暴露财物。
假冒师长
3
假冒老师或学长,进入教室,收取书本费、材料费、班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
入学后尽快熟悉自己的辅导员老师和大二的班助师哥师姐,如果遇到这种事情,要尽快核实。
消费陷阱
4
到寝室卖东西或者推销东西,例如学习用品,电话卡,洗衣液等。或者持假工作证以及景点材料,推销低价旅游
1.不要轻信推销,买东西要到学校正规的超市购买,或者学校附近的家乐福,利群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2.入学后应先适应学校生活,不要急于外出游玩。
手机诈骗
5
以校方返还学费等为由,通过电话或短信,让学生提供卡号和密码。
收到此类电话短信,即使是上面挂着学校的名字,也不要相信。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需认真核实求证。
编造谎言
6
骗子用骚扰电话迫使新生关机,假称是同学或老师给家长打电话,说孩子生病或出车祸急需汇钱
遇到此类事件,家长应核实真假,切勿慌乱,匆忙转钱。家长最好留下辅导员和孩子舍友等关系较好的同学的电话,以便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及时核实。
虚假承诺
7
骗子多自称是某名牌产品代理商,且自己是已经毕业的师哥,现在在大学里找该产业的,学生代理。以低价中介费向学生提供兼职。
1.谨慎对待各种中介和工作介绍中心,不要盲目找各类兼职。
2.新生入学后,学校将推出多项措施,保证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后的正常学习生活,包括发放临时困难补助、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
利用同情心
8
骗子假装问路,说自己财物丢失,利用新生的同情心骗取现金或手机。
在助人的同时也要提高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借手机或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