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6年接力支教,这个团队的支教故事,让人感动!

青岛滨海学院
2021-10-20 09:44:17 文/饶天成 图/韩炫明
盛夏七月
济宁市任寺村的乡间小路上
几个小孩子抱着大西瓜
蹦蹦跳跳地跑向任寺村委
他们是要去干什么?
原来是去给驻扎在村委的启愿支教队的老师们
送去自家地里刚刚采摘的“清凉”
△鱼台新闻报道我校支教队
每次村委的大喇叭一响起支教队要来的消息,任寺村的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拉着家长来到村委报名。因为他们知道,支教队的老师们可厉害了,总能让他们轻松的学习,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收获快乐。
为了让孩子们的思想脱离乡村的束缚,飞向更广阔的天地,变得更加天马行空,老师们的课绝不拘泥于学校课堂的形式。一堂普通的文化知识课,从支教队老师口中讲出来就是不一样,因为一堂课“上通天文,下至地理,包罗万象”,不是简单的语文、数学课。
手工课除了锻炼动手能力,还让孩子们了解颜色搭配、光谱特效,丰富课外知识。而这短短的两节课,是数名老师前期准备几天的成果。
△支教队带领小朋友进行消防演练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最大力度地普及青少年安全教育,启愿队的老师们不仅在课程中安排用水用电安全、自然灾害自护等安全教育知识,更是让孩子们进行了消防逃生演练,仅用时1分13秒,所有同学便在拟定安全区域集合完毕,消防逃生演练取得圆满成功。“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有自保自救的能力。”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平凡的想法,老师们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学习安全知识,然后浓缩成一小时,教会了孩子们。
△支教队为孩子们举办运动会
爱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运动除了强健体魄,还能锻炼意志,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能力,支教队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们展开了一场生动有趣的运动会。为了办好这次运动会,“启愿”全队上下通力合作,给予孩子们一次团队合作和放飞自我的机会。看到孩子们在赛场上骁勇夺魁,老师们也是打心眼儿里骄傲。
△集体舞表演、军体拳表演
做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育人,还要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于是一场树立自信,展现自我的文艺演出开始了。不仅有全部老师和同学参加,还邀请了同学们的家长来欣赏。欣赏自己的孩子在短短两周中的收获和进步。看着家长们激动的神情,回忆这段时间的努力,队员们觉得什么都值了。
为了真正做到“家校共育”和“因材施教”,在课后时间,老师们对所有的孩子进行了家访,去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家表现等等,更好地判断孩子的性格,从而进行针对性教育。
经过多次家访发现,任寺村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因为村子发展比较落后,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务工,回家和孩子见面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要说能长时间陪伴孩子。针对这个问题,支教队的老师家庭学校两手抓,一方面指导父母如何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给孩子更多陪伴;一方面孩子在校期间老师们也会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全方面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启愿”老师们在进行家访
△家长和孩子开心地和老师们合影
老师们负责任地举措也得到了家长们广泛赞誉和大力支持,进行家访时,远在镇上的家长会不辞辛劳赶回家,赶回来的路上还一遍遍地在电话里叮嘱孩子:“不要让老师走!我马上到家了。”孩子们也很欢迎老师,期待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在任寺村支教期间,支教队的工作也得到了镇党委的认可,镇党委办公室主任前来慰问,并就大学生“三下乡”工作进行介绍以及党史团课的宣讲,增强队员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一开始勤工俭学凑这次活动的经费,到来到村里一起生活自给自足,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苦中作乐,但是我们都觉得,这些都值得!”启愿支教队孔鑫宇眼含泪花,回忆着即将结束的支教生活,露出成功的微笑。
△出发前合照
△大家一起包饺子
在预算和计划之内,支教队员们也开展了虽不隆重但很精致的团建活动,包饺子、狼人游戏等,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分别的日子到了,孩子们依依不舍,队员们说着各种有趣的话题逗着这帮孩子。“我怕自己不说点其他的,自己也要哭了。”
在“启愿”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认真听从组织的安排。“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健康向上的心态、以及对世界的美好向往传达给孩子们,让他们能够走出乡村,考上大学,回来建设属于他们的美丽任寺!这是我们所有老师的共同心愿!”
团队简介
建筑工程学院启愿支教队,是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领导下的团队。自2014年成立以来,除2020年疫情原因未能成行,已于济宁市李阁镇任寺村进行了6次支教活动。
支教队以“开启心灵之窗,成就梦想愿望”为宗旨,以“真诚、友爱、奉献”为准则,以“兴趣引导,注重基础,关注心灵,言传身教“为行动方针,努力践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启愿支教队是一支富有爱心、责任心的队伍,队员们团结进取,热情真诚,引导当地农村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为乡村儿童打开新的视野思维。
-qdbh1992-
内容来源 | 建筑工程学院
编辑| 李筱
审核|史鹏达
投稿 |xcb@qdb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