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味道有点甜——图书馆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微党课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2021-6-04 14:10:39 文/史建华 图/冯宇
为能持续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国革命需要一本完整而系统指导思想的新武器——《共产党宣言》。
1920年1月,陈独秀乔装成一个商人,悄悄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在陈独秀的行李中,有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准备将此书带回上海并物色一个合适的人将其翻译成中文。
1891年出生的陈望道留学日本四年,阅读了不少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他精通外语,汉语功底深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这三个缺一不可的条件,让陈望道成为了《共产党宣言》中文版翻译的最佳人选。
陈独秀到上海后不久,他立刻把自己的英文版《共产党宣言》托入给了陈望道,供他翻译时参考。陈望道带着英文版和日文版的《共产党宣言》回到自己的老家,为了安全和安静,他直接住进了偏僻的柴房。在这个小柴房屋内,陈望道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翻译工作中,由此诞生了中文版《共产党宣言》,也为我们讲述了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的故事。
文章来源:阅读流程
图片来源:互联网
撰稿人:图书馆 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