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声音会发光|谁说我们中国人不浪漫?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10-16 08:32:57 文/饶阳 图/邓鸿煊
这里是2021年小编为你推送的第158篇微信
▲ 点击收听
01
记得前段时间,《觉醒年代》火了。
随之上了热搜的,是安徽的一条小路,叫延乔路。
路的名字,来自陈延年、陈乔年。
在延乔路的旁边,是集贤路,
集贤二字源自集贤关,那里是他们父亲陈独秀的长眠之地。
神奇的是,这两条没有交集的路,
最终都通向了一个叫繁华大道的地方。
这些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你可能不知道,
更神奇的是,因为剧里说陈乔年爱吃炒花生,
陈延年爱吃炒糊的南瓜子,
所以,在摆满鲜花的路牌下,
有人真就给他们带了一把南瓜子和炒花生。
越想这事就越觉得震动。
因为历史,因为人心,因为时间滚滚逝去,
千帆过尽,仍然有东西在熠熠生辉。
02
第一次有这种感受,是因为李白墓。
在位于安徽当涂县太白镇的李白墓前总是有琳琅满目的酒瓶子。
一千多年来,五湖四海的游客前去纪念李白的时候,
心有灵犀一般地给他带去古今中外的美酒。
有白酒葡萄酒,还有黄酒果啤酒,
李白喝过的、没喝过的,都整齐地摆放在了墓前。
有人可能怕李白孤单,还特地带了两罐酒,
一罐写上了“给李白”,一罐写上了“给杜甫”。
一千多年过去了,会有人记得给李白捎酒喝,
会有人在墓前举杯邀明月击节而歌,
还会有人在李白墓前,
苦口婆心地告诉他:
这瓶是给杜甫的,记得给人留一口。
跨过了时间,跨过了生死,我们还记得他们。
这事真挺浪漫的,又朋克又浪漫。
在别的文明里,死亡啊墓地啊,
可能都是一件很严肃、很忌讳的事情,
但我们中国人在纪念在缅怀的时候,
总会有点浪漫至极、至情至性的东西。
03
而再一次破防,是因为霍去病。
我看到一个新闻,有人在那座祁连山形状的土冢前,
给霍去病带了块巧克力。
我一下子就破防了。
都羡慕英雄,都说英雄出少年,
但还有一些人想起来,英雄还只是个少年。
霍去病死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二十三岁。
当年那个才十九岁就要出征的孩子,
可能会喜欢吃甜甜的东西,
可能也会爱吃巧克力。
这块迟到了两千多年的巧克力,
与爱情无关,却让人倍感浪漫。
04
最后,想说的是一张照片的故事。
19世纪80年代,北洋水师曾遣军官前往英国,
接收四艘巡洋舰。
受尽重重磨难,其中有五人不幸客死英国,
他们是袁培福、顾世忠、陈受富、陈成魁、连金源。
而今天的中国人没忘记客死他乡的五位北洋水兵。
就在中国首艘国产航母服役的第二天,
有人将山东舰的照片,放在了他们的墓碑前。
这一天,距离鸦片战争已有179年,
距离甲午海战已有125年。
不是浪漫至极的人,决计不会想到,
在遥远的英国,在这几个不出名的小人物墓前,
会需要这样一张照片。
你看,怀念的“念”,“今心”而已。
那张山东舰的照片,足见我们今心,
足以告慰他们。
什么是热血,什么是浪漫,
什么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这不就是了啊。
05
所以,我总觉得,
我们中国人有种生死与共的浪漫。
往事越千年,但我们还记得北洋水师的那五个人,
还记得霍去病是个少年,还会给他带巧克力。
李白死了一千多年,但我们总觉得李白还在,
我们还能和他说话,我们还能带一杯酒,
还能和他说杜甫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我们与世界上其他文明最大的区别在于,
我们历史没有断过。
历史上的他们也许很崇高,
但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
即使他们不在了,
我们依旧会被他们影响,依旧会被他们触动,
依旧会去怀念他们。
生死阻挡不了,时间磨灭不了,我们依旧能共情。
我觉得这可能是中国人浪漫之所在。
就像书法里的那样,点划虽断,但笔势依旧连续。
所以,谁说我们不浪漫?
这就是我们中国独有的浪漫
——笔断意连,生死不绝。
你的心事有人懂
我是
苏柒
- End -
出品:党委宣传部
指导:周国庆
审核:王哲
图文编辑:张雅楠
来源:王左中右微信公众号
音频剪辑:校园广播站(刘慧明)
播音:校园广播站(嘉羊扎西)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