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声音会发光|人类为什么需要残奥会?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21-9-11 21:34:32 文/唐风 图/唐诗涵
这里是2021年小编为你推送的第141篇微信
▲ 点击收听
在东京奥运会闭幕之后,
东京残奥会拉开了序幕,
一项项和奥运项目名称相似,
但内容区别很大的赛事在东京上演。
8月24日,日本东京,2020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图为体育场上空烟花绽放。
从1960年第一届残奥会至今,
这项特殊的体育赛事不仅坚持了下来,
更蓬勃发展。
因为,人类需要残奥会。
单翼小飞机
东京奥运会的首个比赛日,
李豪在男子佩剑比赛中
夺得了本届比赛的中国首枚金牌。
刺出胜利的最后一剑后,
李豪用左腿支撑身体欢呼着,
站了起来。就像开幕式上,
那架单翼飞机,
尽管很不容易,但最终还是飞上天空。
8月25日,东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在男子佩剑个人A级角逐中,来自上海的选手李豪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东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中国残联供图 陈曦 摄
很小时候的李豪因车祸失去右腿,
还没来得及拥抱世界,
就承受了来自命运的痛击。
接触击剑后,
李豪的人生发生了改变。
他用手中的剑刺中的不仅仅是对手,
更是挡在他人生中的困难与不幸。
8月25日,东京残奥会首个比赛日,在男子佩剑个人A级角逐中,来自上海的选手李豪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东京残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中国残联供图 陈曦 摄
据媒体报道,
在他夺冠的时候,
妈妈远在家乡还正做着农活。
李豪和他家庭将会因残奥会而改变。
残疾人体育运动,
给了千万像李豪这样
遭遇不幸的残疾人新的生命动力,
给出了一条可以获得鲜花和掌声的道路。
就像开幕式的单翼飞机一样能够乘风飞翔。
从这个意义来看,这超越了体育本身。
四十米长绳
四十米的距离有多远呢?
是大多数人全力奔跑10秒就能到达的距离。
但对于侯斌来说,
13年前那四十米距离,他拼尽了全力。
2015年3月26日,北京,申冬奥媒体专访举行,北京申冬奥形象大使侯斌出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前20天,
作为连续3届残奥会跳高比赛的冠军侯斌,
得知自己成为了主火炬手候选人。
他在九岁那年因为意外失去左腿,
生活瞬间陷入了黑暗。
但他没有放弃希望,
他走上田径场,
成为了一名跳高运动员。
没有左腿,右腿却依然很有力,
他对抗地心引力,
对抗命运的不公。
2008年9月6日,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
侯斌将火炬安置在轮椅的支架上,
双手紧握40米长绳,
开始漫长的攀爬。
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侯斌向上攀爬准备点燃圣火。视频资料截图。
全场观众都注视着他,
头随着他的上升而不断上扬,
最终看着他点燃绳索尽头的主火炬。
在那一刻亿万观众眼里都看到了燃起的光。
这个画面成为了一代人的珍贵回忆,
他们从中收获了别样的感悟。
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运动员的体育赛事,
更是人类意志、美德与智慧的展示。
阿富汗国旗
即使东京残奥会因为疫情而迟到了一年,
但最终没有爽约。
和北京残奥会一样,
残疾人运动员们又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盛大舞台。
8月24日,日本东京,2020东京残奥会开幕式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
但有些选手却错过了这次盛会。
由于阿富汗国内形势严峻导致机场关闭,
阿富汗残奥选手只能放弃参加比赛。
但是在残奥开幕式上,
奥运会志愿者举着阿富汗的国旗进入了会场,
这一幕让世界为之动容。
这是残奥会的特别之处,
这里既有爱与和平,
却也提醒人们这个世界并不太平。
美国选手马特-斯塔兹曼参加伦敦残奥会男子射箭比赛。
1948年,
古德曼医生牵头
举办了斯托克-曼德维尔残疾人体育比赛,
16名坐在轮椅上的伤残士兵参赛,
这些士兵因二战落下终生残疾,
这是残奥会最初灵感来源。
几十年后的今天,
参加残奥会的仍然有因为战争伤残的选手。
在战场上,
人们因为国家的不同利益而互相伤害,
但在残奥赛场,
他们可以用文明友善的方式公平竞争。
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选手
与命运抗争的恢弘史诗,
也更是一面整个人类文明的镜子。
人们聚焦于残奥会,
了解其背后的感人故事,
寄托着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愿望。
但愿不幸远离人间,爱与和平洒满世界!
你的心事有人懂
我是
沐子
每日一民族小知识来啦
民族团结的五个相互是什么?
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谅解
- End -
出品:党委宣传部
指导:周国庆
审核:王哲
图文编辑:张雅楠
来源:中国新闻网
音频剪辑:校园广播站(刘慧明)
播音:校园广播站(郭冰冰)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