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名画学配色|藏在世界名画的绝美配色

润承画室
2020-10-16 02:04:58 文/裴成 图/邓宇
眼睛是认识世界的窗户,颜色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来一起看看那些真正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作品!
《星夜》
《星夜》绘于1889年,作者是当时并不出名的画家梵高,一名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后来切断自己的左耳,用报纸包起来交给一名妓女。据说,这幅画是梵高在法国南部的疗养院的房间里,望向窗外所看到的。梵高这个人可能有些怪异,顽固,不过他确实对色彩很有感觉。
《星夜》中大胆、冷静的色调占据帆布画布的大部分面积,同时这些色彩又粗糙地和热情温暖的星光色彩融合一体。
《蒙娜丽莎》
“层次渲染”和“明暗对比”:两个词汇可以用来描述达芬奇这幅《蒙娜丽莎》。层次渲染是一种混合色彩而形成的一种微妙的颜色风格,色彩的衔接非常自然,所以这幅画看上去有种微醺的感觉。
明暗对比让这幅画在某些特定部位,比如眼睛和手部有种很深邃的感觉。色调是黑色和成熟、复杂的色彩。
《呐喊》
《呐喊》这幅画是表现主义派爱德华蒙克在1893年到1910年创作的。这幅画的历史一直让人着迷,而且它也总是成为盗贼们的目标,它在1994年和 2004年被偷了两次,后又被收回。
这幅画很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用了友好而平滑的色彩表现了一种紧张和不安的形象。可能灵感就是来自最不可能的地方吧!
《最后的晚餐》
军训你可能会说:“这不是《最后的晚餐》!”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是从16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的,而这是威尼斯画家丁托列托的作品。丁托列托使用强烈的色彩,有趣的视角和疯狂的照明效果来描绘场景,这是绝美的。的目的是端正军人姿态,保持严整军容,养成整齐划一、令行禁止和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
《周日下午在拉.格兰德.加特岛》
要真正欣赏这幅画,你得近距离看。乔治修拉于1884年用现在所谓的点画法创作了这幅作品,近距离看时,你能看见无数纯色的小点聚在一起,形成从远距离观看的凝聚效果,想想这是多么费工夫的工程啊!显然,修拉也是一位色彩大师。
《验光师》
诺曼洛克威尔也许是有史以来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画家。
从20世纪初期到中期,他所描绘的美国人日常生活的作品一直俘获千百万人的心(他制作了4000幅作品!)。
洛克威尔的色板让人着迷,之所以选择了《验光师》,是因为这幅作品完美体现了他使用色彩讲故事的能力,他能准确描绘细节的色彩。
《神奈川的大浪》
这幅作品通常被简称为《大浪》,在技术上说,这是一幅雕版印刷品,也是目前为止日本艺术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830年到1833年,作者是日本艺术家北斋。这一系列作品都是围绕富士山区,在《大浪》中富士山作为背景。大浪的形状和色彩都很有特色。
《吻》
奥地利画家克林姆在1907年描绘了一个亲密的瞬间画面。从数字图像上永远看不多原画上金色树叶的辉煌色彩。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数字图像上找到这些非常漂亮的色调:奇妙的泥土气息表现了完美的旧世界的感觉。
《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艺术形式,一般是为了描绘某种深层次的概念。
这幅1931年非常流行的,由萨尔瓦多达利创作的油画刻画出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感。这片充满阴影效果的土地,也是对色彩的伟大研究!
《睡莲》
法国印象派是19世纪的艺术运动,其特点是薄而可见的笔触,那时人工合成颜料代替青漆,使用效果是色彩变得明亮而美丽。如果让你说出一位印象派画家,你可能会说莫奈,如果你能说出他的作品之一,它可能就是《睡莲》。其实,睡莲并不是单幅作品,而是250幅的系列作品。
《叶》
塞拉菲娜·路易斯的人生仿佛是19世纪末悲情小说中的情节:1岁丧母,7岁丧父,她在姐姐家寄宿了几年,后来一直是女佣。
她在画布上找到了生命的另一种维度,来弥补所有现实的缺憾。没有能力购买颜料,她就自己配制。她的作品不但色彩饱满,更呈现出一种上过蜡以后含蓄的光泽,可惜的是没有人知道颜料的配方。她只描绘枝叶果实,每一笔一划都带着生命的脉搏,仿佛是她不断吟咏的祈祷,反复诉说她的信仰和获得信仰的狂喜。
《夜鹰》
爱德华·霍普是一位美国绘画大师,以描绘寂寥的美国当代生活风景闻名。
寂静的街道,一家咖啡馆还在营业,收拢着三只“夜鹰”。硕大的玻璃窗,把室内的人物明显地暴露出来。因此,尽管“夜鹰”是掠夺者,是侵略者,他们在此刻仍然脆弱着。也许,他们同时来到这间酒吧的目的,就是寻找黑夜里的慰藉?没想到里面仍旧一片清冷。疏离和缄默。纽约的这个夜晚,有多少只夜鹰的故事在发生?
《北风之神》
沃特豪斯,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以其用鲜明色彩和神秘的画风描绘古典神话与传说中的女性人物而闻名于世。作品多以神话,历史故事,文学作品为题材,画风清新自然,色彩和谐柔美。
《芭蕾舞女》
埃德加·德加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这幅画的用色之妙在于大面积的绿色当中点缀了几个穿着橘红色芭蕾舞裙的姑娘,就像万绿中的一点红。
《静物苹果篮子》
保罗·塞尚追求物体体积感的表现,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
这幅画的绝妙难以用语言表达,观者能从不同的水平上领悟到他所表达的美。画中的每个笔触都在其自身的作用,然而又同时服从于整体的和谐。
《奥尔佳肖像》
奥尔佳身为俄国上校的女儿,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不光把自己家里布置得十分考究,还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毕加索陪她频繁出入各家沙龙,画风也大有改变,开始了他的新古典主义时期。
在这幅画以自然手法描绘人物,但是平面化的安乐椅上的花朵图案则像是拼贴上去一般。不过这幅画未能画完,这似乎预告了两人没有结果的未来。
润物无声,一脉相承,似雪落春泥,悄然入土,孕育和滋润着生命;虽无痕,却有声有色;虽无痕,却有滋有味;虽无痕,却如歌如乐,如诗如画。在润承,有我们对于梦想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更有着对那些怀揣着艺术理想的千万学子的郑重承诺:向艺术的理想山峰攀登!浸润汗水,承载梦想。这就是润承。相信在她的呵护下,学子们将踏平前方的坎坷,一往无前!
润承画室/编辑整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我画室立场无关!
咨询电话:
韩老师|181****5677
杨老师|134****3618
徐老师|151****0364
公众号|ycwanmeihuashi
官方网站:
http://www.网址未加载
画室地址:
金凤校区|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504号(原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