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中和古人一起赏月,过中秋!

德慕教育
2021-10-17 20:42:45 文/齐美琳 图/龚梓婷
点击上方“德 慕 教 育”关注我们
中
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传统佳节。
这一天,
家人们会团聚在一起,
吃美味的月饼,
赏一轮明月。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也照进无数文人墨客的心里,产生了无数的灵感,留下了许多书画精品,在不断的流传积累中,成为承载民族情感的文化符号。
中秋之神话传说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许多浪漫的神话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几乎人人听过,广寒宫里的这位仙子和她的玉兔,当然也是画家们笔下的常客。
明 张路 《月殿嫦娥图》
《月殿嫦娥图》局部
那古人过中秋都干啥?皇室可以莺歌燕舞,民众阖家欢聚,至于文人墨客呢,皎洁的月光激发了不少才子的创作灵感,把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寄情于纸笔之间,为后世留下了不少弥足珍贵的关于中秋的佳作。
明唐寅 《嫦娥执桂图》
▲ 清·陈康侯《中秋佳礼》
明 陶成 《蟾宫月兔图》
▲ 清 恽寿平《秋海棠》
▲ 清 恽寿平 庭桂图
▲ 清《浔江月夜》 钱杜
钱杜是个旅行家,是个浪漫的画家,性闲旷洒脱拔俗,好游,足迹几遍天下。画作中月下的客船里,是刚刚停泊归港修整?还是为明日再一次远游践行?不管是怎样,都是一种美!
▲清 蒋溥 《月兔》
▲ 清 郎世宁 《圆明园十二行乐图》之 八月赏月
▲《嫦娥奔月》
▲ 赵少昂 《赏月》
▲陈毓棡 折桂图
梨花伴月
▲ 丰子恺
▲丰子恺 《松间明月长如此》
▲丰子恺 《中秋之夜》
▲ 丰子恺 《方家雅赏》
丰子恺:记得有一年,我在上海过中秋。晚饭后,皓月当空。我同几个朋友到马路上去散步,看见了上海中秋之夜的形形色色,然后回家。我将就睡的时候,忽然有一个人推门进来。他送我一副眼镜,就出去了。我戴上这副眼镜,一看,就像照着一种X光,眼前一切窗门板壁,都变成透明,同玻璃一样,邻家的人的情状我都看见了。我高兴得很,就戴了这副眼镜,再到马路上去跑。这回所见,与前大异;一切墙壁,地板,都没有了;但见各种各样的人各自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可惊,可叹,可怜,可恨,可耻,可鄙……也有可歌,可羡,可敬的。我跑遍了上海的马路,所见太多,兴奋之极,倒在马路旁边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却是身在床中。原来是做一个梦。
▲ 明 仇英 竹里馆
▲ 明 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
沈周是明代最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和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近世并称为“吴门四家”,“有竹庄”,是沈氏世代隐居之寓所。
这幅长卷《有竹庄中秋赏月图》,由画面与书法两部分组成。画面中竹树桥亭,明月高悬,描绘的是中秋节沈周在 " 有竹庄 " 内的平安亭,与友人饮酒赏月的聚会情景。书法部分,沈周以七言律诗的形式抒发了赏月时的复杂心情。整卷书画诗文相映成章。
▲ 明 唐寅 《嫦娥执桂图》
唐寅(伯虎),应该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位明朝才子。这幅画中的嫦娥,裙带飘零,神形和顺,纤纤玉手中拿着一枝木樨,彷佛在等着什么人的到来。嫦娥的面部设色敷白色晕染,如月色清凝,皎洁典雅。数百年过去,虽然画面由于年月长远有些褪色,但更增加了一种古色古香和清爽高雅的感受。
▲ 明 徴明《中庭步月图》
此图是文徵明与来客小醉后于庭院中赏月话旧的形象记录。要知道,以庭院月光为题材在我国历代绘画作品中很是少见,尤其以文人士夫月夜访谈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更为稀有。
▲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 清 陈枚 《月曼清游图》之 琼台赏月
作者在人物创作的审美取向上以明代唐寅、仇英笔下的仕女画为审美标准,追求秀润飘逸的情致。富贵闲逸的宫苑生活令她们的物质生活十分充足,也使她们的精神世界极度贫乏。
▲ 清 高其佩 《 嫦娥》
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月亮上银蟾玉兔的传说。白居易在《中秋月》一诗中说道:“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仔细看看嫦娥怀里,一只金蟾骄傲的抬着头。
▲清《胤祯古装行乐图》
▲ 清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八月中秋》
▲ 清 恽寿平 桂花树
▲ 清·陈枚《月曼清游图·琼台赏月》
▲ 清·吴友如《愿月常圆》
▲ 宋 马远 《月下把杯图》
马远,南宋著名画家,精工山水、人物,能作花鸟。这幅画最妙的地方在于“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作半边景物,以凸显山林广大。
整幅画面虽只写主仆六人,然内含笔墨神态各异,颇具生动真趣。月下空旷的山林幽雅静谧,设色清丽淡雅;山石苍老洒脱,笔势锋利严整、方硬有力。
▲ 五代《浣月》 无款 台北故宫
▲ 云帆月舫
▲东晋 王献之 《中秋帖》
《中秋帖》,一个千年“玩笑”,这一千古“玩笑”的可笑之处不在于米芾开的这一玩笑本身,而在于尽管早就有人指出《中秋帖》是米芾意临节临《十二月帖》之作,而且三十二个字中就有十个字被删,章法也大变,但著作权却一直挂在王献之的名下。
马远 对月图
马远 举杯玩月图
马远 松月图
清 童钰 《月下墨美图》
夏圭 洞庭秋月图
元 张可观 露台月夜图
明 戴进 月下泊舟图
明 戴进 月夜访友图
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没有霓虹和喧闹的车流,古时的中秋多了份宁静。但不论时代如何进步,“中秋”深植于每个人心中的情怀不会变。
咨询
长按二维码关注德慕教育
关注随时了解最新动态
报名及详情咨询
长按识别二维码
床位预定微信
152****2002
电话、微信同号
联系方式
报名热线:4000-4000-45
杨老师:152-0471-2002
呼市校区地址
呼市金桥校区:
呼和浩特金桥开发区金桥三路与乌尼尔东街交汇处
西北角(南门)
呼市新城区校区:
呼和浩特新城区呼伦北路7号
呼市回民区校区:
呼和浩特回民区光明大街金太阳大酒店B座2层
巴盟临河校区: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西街维多利斜对面豪绅家园综合楼5楼
其他
微信公众账号:德慕教育
官方微博:德慕教育
官方抖音:德慕教育
网址:www.德慕教育.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