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身抗“疫”进行时!看我区学校如何在疫情期间合理安排学生体育锻炼

内蒙古教育发布
2020-4-19 12:32:14 文/齐浩然 图/戴伟
点击内蒙古教育厅官方微信“内蒙古教育发布”可订阅哦!
我区初、高中毕业年级开学复课以来,各学校加强体育课组织管理,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我区复课学校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案例,一起来看↓↓↓
加强体育课组织管理
额尔古纳市第三中学将学校大课间活动创建为网格化管理,分层、分队、分组把控,实时监控学生健康情况,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证教学活动安全,以班级为单位进入指定区域活动,学生与学生之间拉大间距,列队听从统一指挥。
大课间活动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慢跑形式恢复体能展开活动,唤醒身体心肺功能;第二阶段,原地徒手进行各项身体素质练习,激活神经系统,使肌肉尽快适应运动需要;第三阶段,通过静力性拉伸愉悦学生身心,驱除运动带来的疲惫感。
合理安排体育运动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新海中学针对复课学生已经居家近三个月,缺乏体育锻炼,且疫情特殊时期,学生需要戴口罩上课的情况,学校体育教师制定有针对性的体能恢复训练,以韵律操、拉伸、变速跑等项目为主要内容,加速学生体能恢复。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五中学开学复课后,及时调整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以低强度、分散性运动为主,如抽冰尜、毽球、跨栏等项目,提升学生的柔韧性、灵敏性,增强学生体质。
抽冰尜是学校开展的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手臂和腰背肌力量,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踢毽球是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之一,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可以培养学生对时间、空间的控制能力,增强定向与判断的准确性。
学校对跨栏这项运动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大练习的距离,降低运动强度,改跑为走,为学生的锻炼增加了趣味性,同时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五中学选择了强度适中、动作舒缓的太极拳作为疫情期间学生体育锻炼的一项运动,将增强体质与心理调节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丰富活动形式
内蒙古科技大学附属中学根据师生们的爱好和个人专长,利用选课系统,除了可以在学校提供的场地进行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专项运动外,还设置了打沙包、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活动。
呼和浩特市第十八中学将“运动减压 轻松备考”主题系列趣味体育运动列入复学的初三、高三年级体育课程,包括踢毽球、滚轮胎、托球跑、跳彩绳、套彩圈等项目。
来源 |文中图片来自于各学校、内蒙古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