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最新通知:将美术全面纳入中考改革!中办、国办印发《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

素源画室
2020-11-04 22:19:57 文/李芳 图/冯婷
点击上方蓝字 ↑ 立即关注
◎创办于2010年累计服务上千家庭 万人信赖的美育品牌
◎艺考校区连续7年本科升学率保持98%
◎17年联考平均分240.2
◎19年鲁美校考下证率高达60%高于平均下证率2.4倍
◎15年-19年连续5年中考美术升学率100%
◎19年获得鲁美设计专业第三名
◎19年获得“一带一路”中意文化艺术交流画展少年组金奖
◎20年素源画室沈阳布局8家校区学员突破千人
美术全面纳入中考改革
在国家大力推进美育工作的大环境下
家长应提前布局并规划孩子的未来
素源作为10年的美术教育品牌
拥有专业的中考高考教学教研团队
将提供更好更专业的美育课程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2021年素源将在国家大的宏观政策下
做好课程改革
将更好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素源
同时素源将与沈阳各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定向培养班
为美育行业培养更多人才
同时素源也会逐步开展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组织更多更好的艺术展览和博物馆课程
12月底将在鲁迅美术学院为素源全体师生
举办年末成果展
我们去年的达利艺术展览活动
(点击图片可以进入)
还有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课程
(点击图片可以进入)
敬请期待更多好课
国务院最新通知如下
《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意见》: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现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工作原则:
坚持正确方向。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面向全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整体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美育发展,加强分类指导,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加强各学科有机融合,整合美育资源,补齐发展短板,强化实践体验,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
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
专业艺术教育坚持以一流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艺术学科专业体系,加强国家级一流艺术类专业点建设,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能力。艺术师范教育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根本,坚定办学方向、坚守师范特质、坚持服务需求、强化实践环节,构建协同育人机制,鼓励艺术教师互聘和双向交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艺术学科创新团队和平台,整合美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资源,加强美育基础理论建设,建设一批美育高端智库。
配齐配好美育教师:
各地要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未配齐的地区应每年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招聘美育教师。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中小学提供美育教育教学服务,缓解美育师资不足问题。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推动实施艺术教育专业大学生支教计划。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将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第二课堂指导和走教任务计入工作量。在教学成果奖等评选表彰中,保证美育教师占有一定比例。
统筹整合社会资源:
加强美育的社会资源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为学校美育教学服务。城市和社区建设规划要统筹学生艺术实践需要,新建文化艺术项目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鼓励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艺术场馆、文艺院团合作开设美育课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作为解决中小学课后“三点半”问题的有效途径和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重要载体。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每年组织学生现场参观1次美术馆、书法馆、博物馆,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让广大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汲取中华文化艺术精髓。充分挖掘学校艺术场馆的社会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将艺术场馆向社会有序开放。
文章内容来源:教育部
SELECTED
精|选|推|送
Contact us/联系我们
TEL /电话话:
31224600(王老师)
31221669(周老师)
启工校区电话:
133****7483(郑老师)
中恒校区电话:
181****1866(王老师)
万达校区:
156****4011(魏老师)
SOCIAL /社交联系
官方QQ :1139944715
官方微信:181****1866
官方微博:@沈阳素源画室总校区
官方网址:www.网址未加载
ADD. /地址
1.中恒校区:
沈阳市铁西区兴华街1号中恒广场26门(素源画室)
2.
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龙之梦大都会后门门市(素源画室)
3.
沈阳市和平区市图书馆1楼(素源画室)
4.
沈阳市苏家屯校区(素源画室)
5.
沈阳市保工街北三路校区(素源画室)
6.
沈阳市于洪区依云北郡校区(素源画室)
7.
沈阳市和平区瑞岛路校区(素源画室)
8.
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校区(素源画室)